gui2周前
三根“救命毫毛”,快速构建知识框架‼️ 📍你想给自己的知识构建一个框架,但是你又感觉就像空中楼阁一般,连第一块砖都不知道从何搭起,非常无力。别急别急。今天就赐你三根“救命毫毛”,让你快速搭出自己的知识大厦。 📍第一根救命毫毛能变成放大镜,也就是不断的追问为什么,能够让你带着问题目的性的、主动性的去一探究竟的了解其中的缘由。化被动的接受无数的信息,到主动抓住问题去找信息,并拎着这些信息,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根本就非常快了。比如我为什么开奶茶店,因为想盈利,利润=收入-成本,收入=销量x单价。这个方式非常适用于挖透一个问题,单点破局。但如果你面对的不是单个问题,而是复杂的领域,比如一个行业,一段历史呢? 📍这时就要用第二根救命毫毛能变成时光机,也就是沿着时间线去梳理脉络。比如,你去了解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化和经济,就可以从他最早还没有什么经济,没有什么文化的时候开始研究。观察他是怎么一步步,从无到有的走到现在这样的。沿着这条时间线不断的摸索,框架不就慢慢的显现了。比如:新能源汽车,打开时光机从最早的政策补贴到特斯拉入华,再到现在的百家争鸣,整个行业的脉络就自然浮现出来了。好,现在我们既能深挖又能根据时间线捋顺,但如果想搞懂一个系统,一家公司的运营系统。 📍这个时候就需要掏出,第三根救命毫毛,变成行动地图,拥有流程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比如,你开个奶茶店要怎么运营?那你就可以想象一下客户是怎么一步一步购买到你的奶茶的。先是认识你的店铺,然后是建立对你的奶茶店的信任,最后就是交付。是不是这个消费流程就是把关键点梳理出来了,认识、信任、交付。这就是你运营的框架。有了框架你就可以着手去想想怎么让更多的人认识你?是打广告还是再社交媒体上更多的曝光。怎么取得信任?是请网上打卡还是明星代言。怎么更好的交付?是打折还是满减活动。框架有了对应的发力点就都有了。 📌所以,真正的建立框架不是脑袋一拍出来的,它是通过不断的追问为什么问出来的,通过反复梳理时间线,摸出出来的,和一次又一次的流程化模拟试出来的。#知识分享 #个人成长 #思维框架 #读书 #干货分享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19: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