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1
00:00 / 1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29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3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
00:00 / 3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8: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4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NCLKX4天前
霜降至,霜从何来?揭秘节气背后的科学密码 #霜降 #大气环流 #凝华 #节气科普 #涨知识 @抖音小助手 @DOU+小助手 霜降至,霜从何来?揭秘节气背后的科学密码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瑰宝,霜降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寒冬的临近。此时,我们常看到草木上凝结的霜,不禁要问:霜真的是从天而降的吗?霜降时节,为何开始“降霜”? ------ 其实,霜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近地面水汽遇冷直接凝华的产物。当夜间地表温度因辐射降温至0℃以下,且空气中水汽饱和时,水分子会跳过液态阶段,直接在物体表面凝华成白色冰晶,这一过程称为辐射霜冻。古人之所以误以为霜从天降,主要受夜间观测困难、“雨雪从天降”的思维定式,以及缺乏精确温度测量手段的影响。 霜的形成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一是温度条件,物体表面必须低于0℃,且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二是湿度条件,空气中必须有足够的水汽;三是天气条件,晴朗或少云,微风(风速<2m/s)最有利于霜晶均匀生长。 那么,为何霜降时节开始“降霜”呢?这主要与霜降时的天气气候条件有关。 霜降时,太阳直射点南移,我国大部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降低,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大幅下降,而地表长波辐射冷却效应显著增强,地面在夜间向外散失热量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西伯利亚冷高压逐步建立壮大,推动冷空气南下频率增加,为霜的形成提供了较低的地表温度。 此外,局地微气候条件也影响着霜的形成。晴朗夜间辐射冷却效应明显,地表降温速率提升;干燥疏松土壤比潮湿黏土更易形成霜冻;河流湖泊周边因蒸发作用,近地面空气露点温度比干旱区高,更易达到霜形成的条件。 由此可见,霜降时期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天气气候条件,与霜形成所需的地表温度小于0℃、晴朗、微风、空气湿度较大等条件较为吻合,因此霜就在这个时节开始出现了。但“霜降”反映的是长期的气候规律,具体初霜日期每年都会有所波动。 霜降的到来,无疑为我们拉响了秋冬转换的天气警报。让我们在这个节气里,感受时序流转的密码,迎接寒冬的挑战吧! (文字素材来源于科普中国;南昌市老科协孙大件重新整理编辑)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27: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