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武德的荷兰人、安世半导体与闻泰科技的爱恨情仇(二) 闻泰科技和安世半导体这事,大家都听说了吧? 没听说也不要紧,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压力荷兰,让它制裁闻泰这个中企; 然后荷兰很听话,不讲武德发动偷袭,对本地一家闻泰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芯片巨头安世半导体下手,想把中国老板给踢出局,换本地人掌权。 结果中国呢,反手就把这家公司在中国的工厂仓库给锁了,一箱货都不让出。 于是荷兰就傻眼了,欧洲一票车企也跟着哭了,因为没芯片,生产线马上就得停,跑去压力荷兰人。 完事这几天他们又跑来连夜讨论,沟通解决这事。 一副小弟不识抬举没眼力见,大哥人美心善能不能通融通融的嘴脸。 不少网友问的是,这闻泰和安世,到底啥来头?怎么就能让中美荷三国拿它当牌打,还能卡住欧洲一票车企的脖子? 首先,安世的祖上,则是正儿八经的欧洲豪门,飞利浦旗下的核心半导体部门。后来几经辗转,又成了恩智浦(NXP)旗下的一个事业部。 虽然它的显赫出身能追溯大几十年,但到了现在嘛,它就跟短剧男主角一样,成了豪门里的弃子。 原因是,恩智浦自己日子也过的可以,集团重心已经在物联网、汽车芯片这些高利润产业了,而安世搞的功率半导体这块,业务技术低、利润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就把它给剥离了。 具体来说,安世这家荷兰公司搞的是功率半导体。虽然也算芯片,但是跟大家平时理解的CPU、GPU这些IC芯片不一样,说白了就是二极管、晶体管、MOS管啥的。 这玩意儿技术含量有,但你要说非常顶尖,那倒也谈不上,很多都是成熟工艺。 但安世这公司强就强在,辈分大资历久。深耕车规级芯片这个细分行业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客户众多。 要知道芯片这玩意有些都是要用几十年的,所以车厂经常是要经过长达数年的严苛验证,才给芯片厂认证,然后才加入采购名单,通常很久都不带变的。 所以凭借时间和人脉,口碑的积累,安世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成了绝对的霸主。什么小信号二极管、ESD保护器件,常年全球第一;车规级的功率MOS管,全球第二。 尤其是电动车上最关键的逆变器芯片,安世一家就占了全球40%的份额。 欧洲那票车企,什么大众、宝马、奔驰,全指着它供货。要说欧洲汽车工业的芯片命脉捏在它手里,那有点夸张,但是离了他,车企短时间里还真就不行。 也正是因为看重它,2019年,中国的闻泰科技,花了340多亿把它全资收购了,整成了中资子公司。#闻泰科技 #安世半导体
00:00 / 09: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1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1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
深度解析-欧洲车企绕开荷兰制裁跑中国安世进货的原因 安世到底干了什么,让那些欧洲车企直接绕开荷兰制裁跑中国安世来进货,有哪些技术壁垒?有哪些特殊原因? 一、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 IDM 企业,其在技术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使得欧洲车企依赖中国安世的产品。 二、欧洲车企依赖中国安世的特殊原因 1、中国区产能占比高: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后,安世 70% 的产线都建设在中国,荷兰的安世总部则主要负责设计研发。荷兰政府冻结安世资产后,中国作出反制措施,暂停了安世半导体在中国 70% 的生产线许可,同时限制出口,这直接影响了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使得他们不得不依赖中国安世的产能。 2、供应链难以短期替代: 车规级半导体有着更高的生产工艺和更严格的检测封装流程,短期内难以快速投产。安世半导体这种拥有芯片设计 - 晶圆制造 - 封装测试全链条产能的企业,更是短时间难以被替代。此外,中国加强了稀土管制,而半导体中 85% 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这使得安世无法在荷兰本土用有限的产能继续维持生产,也让欧洲车企更加依赖中国安世的产品。 3、中国区业务自主管理: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明确表示工资照发、生产没停,且所有经济利益和福利由中国自主管理,拒绝按照荷兰那边的指示操作,这保证了中国区业务的正常运行,也让欧洲车企看到了从中国安世进货的可能性。 #安世半导体 #闻泰科技 #车规级半导体 #晶圆制造 #封装测试
00:00 / 09: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39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