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9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6: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苏州博物馆,其实是贝聿铭一生的封山之作。 很多人不知道,它的诞生有多艰难。 当时选址在拙政园南侧、狮子林北侧, 四周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很多人还在犹豫,现代建筑能不能融入古城? 整整三年,这个项目都悬着。 2001年,请来了已经退休十几年的贝聿铭。 很多人以为,他会沿用传统的瓦木砖石。 但贝聿铭却坚持:要现代。 为什么? 源于他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经历—— 瓦片虽承载文化记忆,却耐久性差,容易开裂。 这一次,他要做百年建筑。 于是他选了黑中带灰的花岗石, 淋雨发黑,日晒泛灰, 正好是“粉墙黛瓦”的现代诠释。 当众人还在纠结形式时, 他早已用材料做到既当代,又和环境协调。 设计上,他把园林和建筑彻底打通。 利用拙政园的白墙做画布, 靠壁造假山,以石为画, 高低错落,宛如中国的山水画在墙上徐徐展开。 几何玻璃顶突破传统屋顶的限制, 借鉴“老虎天窗”, 让光折射入厅,既柔和又有层次。 他坚信:光没有形状,但可以给赋予它任何形状。 很多人还在把博物馆当成文物仓库的时候, 贝聿铭却在空间中嵌入庭院和廊道, 让人游走其间, 像逛园林一样体验历史。 所以说,苏州博物馆之所以经典, 不是对中式手法简单的延续, 而是它让传统与现代在此和解。 贝聿铭用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 真正高级的设计, 不是重复过去, 而是在尊重中寻求创造新的可能。 关注我,把设计美学融入生活。#设计#建筑#苏州#室内设计#苏州博物馆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