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6: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8
塬上5月前
三月苜蓿赛人参,四月过后变柴薪。两千年前关中已经开始种苜蓿。      苜蓿正月里刚一冒头就有人抠,二月里掐,三月也值得撅,是的,只有这个菜能叫不饿肚子也要到处搜寻野菜的乡亲錾上眼。嫩苜蓿能蒸麦饭、卷滋卷、摊饼子、烙锅盔,甚至凉调熬米汤。去过南京的乡亲知道,当地人春天要咥"七头一脑",南京话里的"头""脑"指的是嫩尖尖,七头里必须有苜蓿头才算数。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 宋末元初陈普的《劝学》里体现了在唐朝盛世中,盘子里开始有了苜蓿。杜陵春晚把锄归,常喜朝盘堆苜蓿。 出自《戏谢漕食豆粥》,看到早餐的盘子里有苜蓿就高兴。饥来粝lì饭荐苜蓿,不必脍鲤更炮鳖。 肚子饿的时候,吃糙米饭和苜蓿就行。        当然,也有吃厌嫌的,先生朝槃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宋代 陆文圭的 《赋烧笋竹安韵》里先生看着盘子里的苜蓿,就感到厌倦倒胃口。        为啥古往今来的人,爱咥给牛羊马种的饲料?        一是吃不饱年代留下的念想。苜蓿抗寒耐旱,冬天刚过能早早返青,给“借的吃,打的还,跟着碌碡过个年的”年代,扣扣掐掐饥一顿饱一顿,年后揭不开锅的乡亲能把口粮续上。紫花苜蓿喜凉,种子在5-6℃能发芽,幼根能耐-65℃低温,气温低到-40℃也能安全越冬,过完年根根上就能冒出芽子。        二是营养全口味好。苜蓿含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活性多糖等营养成分多。苜蓿叶蛋白含的氨基酸丰富,因而清爽可口、香气独特。苜蓿籽长的芽菜在国内外均受欢迎。         三是苜蓿能挕各种“吃出来的毛病”。汉末医书《名医别录》首次记载了苜蓿。《本草纲目》里有“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之气,通小肠诸恶热毒”的记载。         四是省钱。只要腿勤手麻利,提上蓝蓝拤上笼地里逛荡一圈,就能吃上菜。         苜蓿在咱国分两大类,一北苜蓿,开紫花,当饲料,是“牧草之王”,有八十多个品种。二是南苜蓿,也叫“草头”,是野菜,长在南方,多数开黄花。南京的紫荆山南坡,北京的木樨地等地方,以前都是种苜蓿放马的,南京至今还有苜蓿园大街,北京城南的“木樨园”、城西的“木樨地”都源自“苜蓿园”。“只不过木樨”是清代当地方言口语念白“苜蓿”的称呼。苜蓿命硬,只要不胡打动,一般能活五六十年,调查中发现有的苜蓿百岁咧还活着。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75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