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江篱4月前
骑驼乐舞三彩俑是唐代的杰出艺术品,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 名称:骑驼乐舞三彩俑 - 年代:唐代 - 出土地点: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1959年西安中堡村唐墓中也出土了一件。 - 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艺术特点 - 造型:骆驼昂首挺立,驮载着乐舞俑,造型优美生动。驼背上的乐舞俑姿态各异,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演奏乐器,栩栩如生。 - 釉色:施黄、绿、白三色低温釉,釉料在窑火中熔融垂流,形成斑斓晕染的效果。工匠巧妙利用釉色流动性,使骆驼鬃毛呈现自然下垂的动感。 - 细节:乐俑平均高度仅25厘米,却精准刻画了演奏姿态,如琵琶横抱、箜篌斜倚、拍板轻击等,连歌女扬袖的褶皱都纤毫毕现。 文化价值 - 文化交流: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俑上的乐舞表演融合了西域乐舞与中原雅乐,体现了当时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 - 社会风貌:展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以及各民族间交往的空前盛况。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艺术的繁荣。 - 艺术价值:是唐代三彩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当时陶俑制作的高超技艺。其“以线塑形”的技法,既承袭汉代陶俑写实传统,又融入波斯浮雕的立体感。 历史意义 - 乐舞研究:俑中乐器组合与《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的“坐部伎”高度吻合,为研究唐代燕乐制度提供了实物依据。 - 丝路实证:骆驼载乐题材仅见于唐代三彩,反映丝路商队以乐舞慰藉长途跋涉的史实。 骑驼乐舞三彩俑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唐代文化繁荣与开放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国博顶流!娃遇课本里的三彩骆驼🐫国博亲子研学游 带娃冲国博亲子研学,直接被娃的 “课本联动” 整破防!谁懂啊,看到三彩釉陶载乐骆驼时,娃突然蹦起来:“妈妈!这是《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里的骆驼!我终于见着真的了!” 🐫 之前陪娃读这本课本时,他就总指着插图问 “真的骆驼长这样吗”,这次站在玻璃柜前,娃攥着我的手不停晃:“你看它背上的小人,和书上画的一模一样!” 讲解老师说 7 个乐俑持胡乐穿汉服时,娃还接话:“老师!书里说这是唐朝人把文化混在一起!” 那小骄傲的模样,比考了 100 分还开心~👏 我也被狠狠打动!老师讲两次烧制让釉色鲜亮,娃盯着骆驼上的衣褶感慨:“古人没机器都能做这么细,也太厉害了吧!” 突然觉得,课本里的文字再生动,都不如让娃站在文物前,亲眼感受千年前的匠心。 全程最戳我的是,国博把课本里的知识点变成了可触摸的历史 —— 不是生硬的讲解,是让娃能对着实物回忆课本内容,主动去思考、去追问。这才是顶流博物馆的魅力啊!能把纸上的文化,变成娃心里的热爱~✨ 临走娃还说:“以后课本里的文物,我们都来国博找!” 果然,最好的亲子研学,就是和娃一起在国博,把课本读成 “活历史”~❤️ #彩跃研学 #带娃逛国博 #国博亲子讲解 #北京亲子游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