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1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第711期:网上说“个体不能用了”?太片面!刘律师: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乱用。最近总能刷到“个体工商户彻底不能用了”的说法,作为处理过大量财税纠纷的律师,必须明确告诉大家:这纯属对政策的误读。个体工商户不仅能用,还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市场主体,2025年刚施行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还在优化登记流程、保障经营权益足以说明其价值。真正不能做的,是把个体户当“避税工具”的四类违规操作,今天一次说透,第一、这些乱用行为,已经成了稽查重灾区。股东/高管用个体户给自家公司开票,直接认定虚开。这是目前被查最多的操作!很多股东、高管自己或让亲属注册个体户,虚构“咨询费”“推广费”等业务,给任职公司开发票冲抵成本,试图把25%的企业所得税+20%的分红税,变成个体户的低税负。但现在税务系统会直接穿透核查:人员关联(股东、亲属信息一目了然)、业务真实性(有无办公地址、服务记录)一比对,假业务立马露馅。湖北就有老板让员工亲属注册15家个体户拆分收入,因人员、业务、财务全不独立,最终补税罚款251万。这种操作不是“节税”,是明确的虚开发票,严重的要负刑事责任。还有,多户代持拆分收入,监管早有“防滥用”条款。有些老板为蹭小规模纳税人优惠,让亲友代持注册多家个体户,把单户超500万的收入拆分成小额。同一控制人设立超过3家个体户将被重点监管,且资金最终回流到实际控制人账户的痕迹,很容易被认定为偷逃税。别以为“用别人名字注册”就能藏住,税务系统早能通过资金流、经营痕迹锁定实际控制人。再就是,核定征收“瞎承诺”——没通知书就是骗局。还有人被“园区大额核定”忽悠,以为随便注册个体户就能享低税率。但正规的核定征收必须有税务机关下发的《税务事项通知书》,明确核定方式和税率。那些没有正式文件的“口头核定”“协议核定”,全是骗局,一旦被查,不仅要补税,还会被转为查账征收,税率直接飙升至5%-35%。下面刘律师说说个体户合规用途,帮你节税。国税2023,12号文件规定年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内可以减半征收个税、月销10万内免增值税等政策仍在执行,最高税率是35%减半就是17%还不用缴纳分红税,企业所得税还得25%呢,就算你开出200万发票没有成本也就17%全税种全下来,你说优惠不优惠。所以那些虚开发票勾当和核定的想法可以不用了,关注刘律师,每日分享税法知识,这是刘律师的著作#刘莉著涉税案件实务梳理与疑难精解 可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3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