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yang9月前
#星际穿越 史诗级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库珀空间站”是墨菲.库珀通过接收父亲从黑洞内四维立方体中传回的引力量子参数,成功破解引力方程,让人类拥有控制引力的科技能力,从而让在地面建造的巨型空间站可以轻易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空,可惜影片中并没有正面描绘“库珀空间站”的宏伟外观和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空中的壮观场景,或许导演诺兰已把所有预算都用在展示“耐力号”飞船、黑洞和虫洞的特效上了,“库珀空间站”就只能留给广大科幻迷去脑补了。 根据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对“库珀空间站”的有限描述,想象了“库珀空间站”从0号机到后几个迭代机的版本出来,有机会逐一发布分享,本次先发布一款基本忠于电影描述的“库珀空间站-0号机”的想象图:“库珀空间站-0号机”整体外观是一个直径约3公里、长约8公里的巨型圆筒状飞船,空间站外壳是深灰色的光滑金属。整个空间站分为前段、主体、后段三个舱段,功能大致如下: 空间站前段的透明穹顶是由高温等离子态的能量护盾构成,可以保护空间站免受前方星际尘埃的袭击,透过透明穹顶,空间站内可以看到空间站外面壮观的太空景色,空间站外也可以看到空间站内风景如画的居民区。 空间站主体是长约7公里的圆筒状舱体,这里是空间站的居民区,占整个空间站总体积的80%以上,居民区被建造成一个如同地球自然生态环境一般优美的密闭空间,因为居住区是个巨大的圆筒状舱体,所以这里的地平面看起来象是被卷曲的圆筒一样,各种人造景观和生活设施如:小土丘、池塘、植被、运动场、学校、住房等均沿着圆筒状地面的坡度而建,借助空间站产生的人工重力场,所有的人造景观和生活设施均被束缚在圆筒状的地面上而不会倾侧或倒塌,空间站内的居民在这个高科技打造的居住区生活就如同在地球上生活一样舒适。为了让居住区中的居民感受到与地球一样的重力,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 = ω^{2}r,这个直径约3公里的圆筒状舱体的自转速度至少需要1.29分钟/圈的转速才能达到。当然了,既然那时的人类已经拥有控制引力的科技,即使不借助空间站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产生重力也是可以的。 空间站后段是由核聚变反应堆能量输出中枢和反引力发生装置组成,从空间站后面看,可以看到尾部的反引力发生装置由多个同心圆环嵌套在一起相互逆向旋转,发出耀眼的蓝色光芒;在直径约3.5公里、高1公里的舱体内有六个核聚变反应堆,足够为反引力发生装置和整个空间站提供强大的能量来源。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1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29: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