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锦瑟无端五十弦——读李商隐有感 翻开唐诗的长卷,李商隐始终是那个最独特的存在。他不像李白那样仗剑狂歌,也不似杜甫那般沉郁顿挫,他更像一位执灯的独行者,在晚唐的暮色里,用诗句编织着朦胧而幽深的梦境,让千百年后的读者,仍能在字里行间触摸到那份细腻的哀愁与执着的深情。 初识李商隐,是课本里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彼时只当是寻常的情诗,却在后来的岁月里逐渐读懂,这哪里是简单的儿女情长,分明是他对理想、对情感最极致的坚守。那“丝”与“思”的双关,藏着他对人生境遇的喟叹——就像春蚕吐丝直至生命尽头,他的才情与热忱,也从未因仕途坎坷而消减半分。晚唐的政治漩涡里,他夹在牛李党争之间,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只能将壮志难酬的怅惘,化作笔下流转的诗意。 真正走进他的世界,是那首千古难解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开篇便是无尽的追忆与迷茫。有人说这是悼亡妻之作,有人说这是自伤身世之词,可正是这份“无题”般的朦胧,让诗意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就像我们每个人回望青春,那些逝去的时光、错过的人事,不也如锦瑟的余音,朦胧而怅惘,说不清道不明,却总在心底萦绕。李商隐最动人的地方,便是他将个人的悲欢,写成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共鸣。 他的诗,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盼,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苍凉。这些诗句里,有对爱情的珍视,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有对时代落幕的感伤。他以细腻的笔触,将晚唐的衰败与个人的失意熔铸在一起,没有激烈的呐喊,却让那份沉郁的情感穿过千年时光,依然能叩击人心。 合上书卷,李商隐的身影仿佛仍在眼前。他一生困顿,却用诗句为自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读他的诗,不仅是品味唐诗的雅致,更是在感受一颗纯粹而执着的灵魂。在快节奏的当下,这份细腻与深情,恰似一剂良药,提醒我们放缓脚步,去触摸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与怅惘,也让我们懂得,即便身处逆境,依然可以用诗意对抗平庸,用热爱照亮前路。#每日分享 #读书成长 #李商隐 #诗词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