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一篇著名童话,首次发表于1846年。该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通过写实与写虚交替的手法,展现了美丽的幻象与残酷现实的对比,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故事梗概 • 背景设定:故事发生在圣诞夜,一个又冷又黑的街头,雪花纷飞。 • 主要情节:小女孩赤着脚在街头卖火柴,一根也没卖出去,又冷又饿。她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 • 结局:小女孩在幻象中微笑着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安徒生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丹麦正处于拿破仑战争后的贫困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悬殊。 • 个人背景:安徒生在格洛斯顿城看到马路旁一个中年妇女手臂上挂着一个篮子,背着个瘦弱的婴儿乞讨,不远处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她的手都冻僵了,可是路过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卖掉。安徒生回去以后就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艺术特色 • 写实与写虚交替:美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悲剧色彩。 • 人物塑造:通过小女孩的幻想与现实处境的对比,揭示了19世纪丹麦底层儿童的生存困境。 • 主题思想: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影响与评价 • 作品影响:《卖火柴的小女孩》自发表以来,被翻印不绝,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 观众评价:该童话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它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美好,引发了人们对于物质追求与精神坚守、爱情与道德的深刻反思。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9: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1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6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6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