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拍摄于1868年的广州华林禅寺五百罗汉堂,这座古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梁武帝普通八年,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来到广州传扬佛教教义,此地就是第一道场。因此,华林寺也有着禅宗第一祖庭的美誉。 五百罗汉堂是华林寺的主殿,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九年。殿门上方高悬“五百罗汉堂”石额,门两侧刻有一副对联,上书证菩提心现应真相,登欢喜地得自在观。前两旁各立有一个高达殿檐、手执金刚杵、面容威猛的金刚力土。罗汉堂内供奉着三保佛像,堂中矗立着一座高4米、重达1吨的铜制阿育王神塔。回廊两侧还分列着五百罗汉,这些罗汉金身灿然,形像姿态,神情性格,无一雷同,或静坐禅观,或游戏谈论,举手投足间足见人物性格,可谓巧夺天工。其中有一尊元代来华的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木雕像,整个大殿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民国初年,华林寺殿堂庑廊拆改为民房,仅存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堂前,这座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石塔,也是大有来头。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为通高七米、七层六面的汉白玉石舍利塔。十年期间,华林寺遭到浩劫,寺内原有的佛像、众多罗汉像被毁,阿育王神塔也在这期间不见踪迹。1965年,在将舍利塔移至他处时,在塔基的地穴内发现了康熙送给华林寺的22粒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子,此后舍利子几经辗转,在1996年最终归还华林寺21粒,其中一粒不知所踪。#历史 #古建筑 #老照片 #广州 #华林寺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54
奕杞游9月前
厦门鸿山寺,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藏着一座造型奇特的五百罗汉堂寺院 #厦门 #祈福 #寺院 #鸿山寺 #旅行推荐官 厦门鸿山寺位于思明区思明南路305号,鸿山南麓。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也有建自南北朝的说法,历史悠久。寺原在鸿山与虎山夹峙之间的山坡上,殿堂毕具,雄伟庄严,是厦门本岛第二座以寺见称的寺院。 清光绪十五年,漳州南山寺喜参和尚应邀来寺住持并全面重修寺宇,后该寺成为普陀寺下院。虽历经变迁,如民国时期厦门沦陷时一度废圮,建国后又历经收管与收回等波折,但在各方努力下得以不断修缮与发展。 鸿山寺建筑独具特色,山门移至鸿山公园广场北侧,外观仿古。大雄宝殿位于5楼转换层,全采用红木菠萝格而建,殿高18米,殿中八支15米高的大柱一柱直上。观音殿位于大雄宝殿二楼,供奉千手观音等。二楼的五百罗汉堂更是别具一格,五百尊罗汉圣像取材自加拿大桧木,以唐时工艺精心雕制,堂内林木环绕、流水潺潺,《金刚经》和《心经》镂空刻于铁板作屏风隔断。 寺前因特殊地势风向,有“鸿山织雨”奇观,为厦门八大景之一。后山还有郑成功驻军故垒嘉兴寨以及明熹宗天启二年福建都督徐一鸣和赵颇攻剿“红夷”的石刻碑文,是厦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鸿山寺,不仅是宗教修行之地,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魅力。
00:00 / 1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9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7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