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6: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二战风云之罗斯福 其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罗斯福就制定了一个先欧后亚的大战略,把希特勒锁定为主要的敌人,先打败希特勒,然后在集中兵力在太平洋与日本作战。但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一直处在战争之外的美国义不容辞地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了,美国国内的反对日本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罗斯福审时度势,依然选择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这是为什么?   珍珠港突袭之前,美国犹如一个被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束缚的巨人,对战争抱同情而不介入的态度,珍珠港事件唤醒了沉睡中的美国,美国的参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了最后的阵营结构,英、美、苏心照不宣的结成联盟。在这次战争中出现了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大西洋与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等,由于是联盟作战,各国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无比重要,虽然反法西斯一方有共同的敌人,但不等于说没有矛盾,但由谁来协调各国之间的矛盾,共同对付法西斯敌人,是一件必须解决的问题,于是罗斯福统领全局的能力再一次被展现。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攻守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反法西斯盟国取得了阿拉曼、中途岛、斯大林格勒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战场上胜负已定,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末日已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都在考虑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于是三巨头会议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4年6月,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法西斯势力的覆灭,反法西斯同盟国胜利的曙光已经呈现,一些新的国际问题又摆在了人们面前,于是第二次三巨头会议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了,三巨头又一次坐在了一起。
00:00 / 26: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