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
00:00 / 09: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皇后乐队】《Bohemian Rhapsody》 神曲诞生!这是皇后乐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由主唱弗雷迪创作。 1975年10月31日作为皇后乐队第五支单曲发行,在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取得了连续九周冠军。获得了第1届全英音乐奖最佳英国单曲。 1977年2月,皇后乐队凭借该歌曲获得第19届格莱美奖“最佳当代声乐团体表现”提名。《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歌曲”。 被《滚石杂志》评选为“摇滚史上最伟大的声乐作品”。 1967年,弗雷迪就有了这首曲子的最初结构,不过是个半成品,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妈妈啊,我刚刚杀了个人。”这个半成品被弗雷迪命名为《牛仔之歌》。 1975年,弗雷迪似乎灵光乍现,他开始有规律的在纸上写着一些字,随后急忙来到皇后第四张专辑的洛克菲尔德录音室,给队友们看他在父亲的工作笔记本上写下的本曲初稿。 布莱恩梅回忆道:“那不是标准乐谱,而是大写的A调、B调、C调,整张纸上像布满了四处穿梭的公共汽车。他脑海里似乎已经把整首曲调都谱好了。” 这首歌的最终版填进了一段清唱和声,一段舒缓的歌谣,一段铿锵的重金属和一段过度的歌剧,这部分据称叠录了180次! 曲子中的所有和声都由弗雷迪一人指挥完成,在开创唱诗班的人声合唱后,第一部分非常简单,仅有钢琴、贝斯、吉他和鼓做伴奏。这段录完后,制作人贝克在卷轴磁带上预留了30秒长度的带子,留着录“歌剧部分”时使用,此时他还没料到下个部分将会耗费大量精力。然后他们先录了歌曲尾部的重金属部分,梅需要演奏一段弗雷迪给他写的降E调为基准调的吉他连复,这个调子对任何吉他手来说都不好弹。 有弗雷迪谱写的伪歌剧的过度唱段(他称之为“模拟歌剧”),歌词中提及,17世纪意大利喜剧中常见的丑角“斯凯拉谟修”,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民间舞蹈方丹戈,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以及罗西尼和莫扎特和著歌剧中的角色费加罗。为增加不同的文化内容,他还放入了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祈祷词Bismillah。 在数字时代之前,乐队在录音时只有24条模拟音轨可以用。而在录主唱人声前先录伴唱人声的操作,在这种条件下难度倍增。成品做成后,那可怜的原始磁带也几乎磨平。 不过辛苦并没有白费,当他们将曲子的每一部分结合之后,包括弗雷迪在内的所有人才意识到他们创造了什么... 抖音的1000字根本讲不完这首神曲背后的故事,我会在下一个视频继续讲述...天佑皇后! #皇后乐队 #欧美音乐 #摇滚 #波西米亚狂想曲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1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6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16: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9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1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6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6: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1
00:00 / 07: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3
00:00 / 2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73
00:00 / 08: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VV和Mia1周前
华丽与危险的双生咏叹——Queen《Killer Queen》 《Killer Queen》是Queen乐队从摇滚新秀迈向全球巨星的关键宣言,更是华丽摇滚史上将优雅与危险熔铸于一体的完美范本。这首诞生于乐队内外交困时期的作品,竟成为打破创作瓶颈与市场壁垒的密钥——Freddie Mercury在病床上勾勒出的神秘女性形象,最终化作打开全球听众心门的钥匙 。 歌曲的魔力始于极致的矛盾张力。歌词用玛丽·安托瓦内特式的“让他们吃蛋糕”、酩悦香槟与鱼子酱铺陈出奢华底色,却以“火药、明胶、带激光束的炸药”完成致命反转,将一个集优雅与杀伤力于一身的“蛇蝎美人”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 duality(二元性)并非仅停留在文字层面:Freddie的嗓音在慵懒低吟与清亮爆发间自由切换,如同角色藏在丝绒手套下的利爪;Brian May的“红特别”吉他与钢琴旋律交织,让华丽编曲包裹着摇滚的锋利内核,形成听觉上的“温柔陷阱” 。 更精妙的是,这首歌的生命力早已超越音乐本身。在《JOJO的奇妙冒险》中,它与反派吉良吉影的深度绑定,让“优雅包裹暴力”的内核获得了具象化延伸——替身能力的爆炸意象与歌词完美呼应,将歌曲中潜藏的人性矛盾转化为视觉化的暴力美学,成就了音乐与叙事的跨次元共鸣。从1974年斩获全英音乐奖,到如今仍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焕发新生,《Killer Queen》证明:真正的经典,恰如它描绘的主角那般,既能以精致俘获人心,更能以锋芒震撼灵魂。#皇后乐队queen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