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69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军旅苍鹰 微博物馆。 大明德化何朝宗款观音瓷雕展示。 尺寸:高度59厘米,宽度25厘米。 明代德化窑陶瓷雕塑艺术以“中国白”瓷塑为代表,融合写实技法与艺术创作,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与历史意义。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美学价值 造型与神态的精准刻画 明代德化窑瓷塑以人物形象著称,如达摩立像、观音立像等,通过夸张的体型比例和细腻的神态刻画,展现人物性格与精神内涵。达摩形象冷峻威严,观音形象慈悲仁厚,体现了对佛教人物内在气质的深刻理解。 釉色与材质的极致表现 象牙白釉胎质细密坚致,釉色纯净如凝脂,透光性好,形成“白如玉、明如镜”的视觉效果。这种材质特性与雕塑工艺结合,使作品呈现出庄重超逸的审美特质,成为“中国白”瓷塑的典范。 写意与写实的平衡 作品在写实技法上追求“形神兼备”,例如达摩渡江场景通过堆塑、刻画工艺展现波涛质感,既保留了造型的真实性,又赋予艺术创作的意象表达。 历史意义 宗教文化传播 佛像雕塑在明代德化窑中占据重要地位,达摩、观音、弥勒等形象通过瓷塑传播佛教文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例如达摩渡江瓷塑被列为宫廷御用器物,体现了皇权对宗教艺术的推崇。 技艺传承与创新 何朝宗等大师融合石刻技法,创立八种成型工艺,推动瓷雕艺术达到历史高峰。清代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在传统技艺基础上融入青花装饰,进一步拓展了德化瓷雕的表现形式。 国际影响力 德化窑瓷塑自宋代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其艺术价值与实用性的结合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关于瓷雕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讨论,将陆续通过实物的展陈,沿着从上到下的历史脉络,由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遗存中,寻觅先贤走来的脚步,供大家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讨,以开拓收藏视野,以便正确认识古代雕塑瓷的历史地位与真正的美学价值。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5: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