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2
闻泰科技深度危机:安世半导体冻结引爆价值重估风暴 本视频专注于公司基本面与产业趋势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任何基于本视频做出的投资决策,请理性看待,责任自负, 本视频内容基于AI整理。 闻泰科技(600745.SH)是一家拥有“双轮驱动”结构的全球化企业:上游掌控高利润的半导体业务(安世半导体),下游布局手机、笔电等消费电子ODM制造。然而,这种成功的国际并购模式,如今却成为最大的风险源。 2019年,闻泰以“蛇吞象”方式收购全球知名IDM厂商——安世半导体,从此跻身全球功率半导体一线阵营。安世的二极管、晶体管、逻辑芯片等在全球排名领先,更是汽车电子领域的关键Tier-1供应商。但近期荷兰政府冻结安世股权、美国将闻泰列入“实体清单”,使其核心资产陷入地缘政治风暴。公司一度失去对安世的实际控制权,市值大幅缩水。 财务上,闻泰科技负债高企,资产负债率超50%,账面商誉超200亿元。一旦安世失控或减值,将对财报造成巨额打击。ODM业务虽然营收庞大,却因竞争激烈、毛利低而长期亏损,难以支撑整体财务结构。 目前市场普遍观望:乐观者认为,若安世控制权问题解决,股价将迎来深度修复;悲观者则担忧“高价值资产搁浅”。资金面上,北向资金与主力资金持续流出,反映机构对风险的集体规避。 总体来看,闻泰科技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要么迎来估值重生,要么陷入系统性困局。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安世事件的进展与政策信号。 📊 股票名称代码:闻泰科技(600745.SH) 📌 相关话题:#闻泰科技 #半导体 #安世半导体 #中美科技战 #地缘政治风险 #A股深度分析 #ODM制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芯片国产替代 #机构资金流出
00:00 / 08: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8: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
00:00 / 08: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中荷关于安世半导体的博弈斗争,以荷兰被迫寻求对话协商的转折而暂告一段落,这一结果及背后的经验教训值得深入探讨。以下是具体分析: 博弈斗争结果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实施资产冻结,暂停闻泰科技CEO职务,将闻泰持有的99%股权托管给第三方。但中方迅速反制,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措施,安世中国也发布声明不再接受荷兰方面任何指令,将独立运营。荷兰在面临本土车企断供风险、ASML业绩下滑和关键材料短缺的多重压力下,于10月19日表示将与中方会面,就安世半导体事件进行讨论。 经验教训 - 核心产能自主化是关键:安世中国能快速“独立运营”,得益于掌握80%的封测产能,这表明核心产能自主化是产业链安全的“压舱石”。中国应进一步加大对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减少“卡脖子”风险。 - 海外并购需重视地缘政治风险: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时,低估了地缘政治风险,此次事件提醒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并购,需提前评估政治风险,在治理架构设计中加入“风险对冲条款”,避免“名义控股、实际失权”的被动局面。 - 要主动捍卫全球化规则:美国推动的“穿透规则”、荷兰实施的资产冻结,是对现有国际经贸规则的破坏。中国应通过WTO发声、依据双边协定仲裁等方式,捍卫“契约精神”“市场原则”等全球化核心价值观,联合更多国家抵制“科技脱钩”与“阵营对抗”。 - 掌握关键资源可增强博弈能力:中国在稀土等关键材料领域拥有垄断优势,通过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直击荷兰产业命门,从而在博弈中占据主动。这表明掌握关键资源对于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博弈能力至关重要。#涨知识 #上热门🔥 #强烈推荐 #抖音推广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安世半导体被“冻结”背后,跨国并购后治理不可或缺 2025-10-14 来源:TechWeb.com.cn 作者:卞海川 近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Nexperia)资产,并由法院裁定暂时剥夺其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对公司的控制权。这一决定,不仅令闻泰科技股价一度承压,也引发全球对跨国科技并购监管与信任的再思考。 从飞利浦到闻泰,安世半导体曾是成功并购范本 提及此次事件核心的安世半导体,其历史可追溯至荷兰飞利浦公司,彼时它是其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的延续。2017年,安世独立运营,凭借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功率器件领域的深厚积累,迅速成为全球领先的IDM厂商。公司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拥有德国汉堡与英国曼彻斯特两座晶圆厂,以及分布在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封测基地。其产品超过1.5万种,客户遍及全球2.5万余家。 2019至2020年间,浙江嘉兴的闻泰科技通过分阶段并购,以约340亿元人民币完成对安世半导体的100%收购,成为中国企业成功收购欧洲高科技资产的标志性案例。此举不仅助力闻泰科技从手机代工企业转型为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的综合半导体集团,也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探索提供了样本。 在并购完成后的几年里,安世迎来高速增长期。其营收从2020年的不足20亿欧元攀升至2022年的23.6亿欧元,毛利率从25%提升至42.4%,研发投入也是翻倍增长;2024年公司收入约147亿元人民币,占闻泰总营收的六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安世在2024年已实现“零负债”运营,成为欧洲少有的盈利稳定的IDM企业。而这一阶段被外界称为“闻泰—安世的蜜月期”,双方在管理、技术、市场上的融合可谓是一帆风顺。 孰不知,安世复杂的跨国所有权结构与敏感的技术领域,早已为其后续危机埋下了伏笔。 荷兰政府出手,安世资产被冻结与控制权旁落 事件的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发布“部长令”(Ministerial Order),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下属全球30个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在未来一年内不得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进行任何调整。 对此,荷兰方面称,此举是出于“防止关键技术被转移至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的国家安全考量,同时指出公司内部“行政管理缺失”,干预属于特殊情况下的保护措施。 这项命令的影响极其广泛。…… #安世半导体 #跨国并购
00:00 / 07: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6: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