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石家庄的“万亿目标”没实现,但它的转型比GDP更硬核! 谁规定城市发展只能看GDP?石家庄用行动打了脸。当年喊出“2025年破万亿、冲30强”的口号时,多少人等着看笑话?结果呢,虽然目标没按时达成,但这座被调侃“存在感低”的华北省会,反而走出了一条更真实的逆袭之路。 有人说它“食言”,但看看数据:从2022年全国第38名上升到第35名,城区人口突破540万晋级特大城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这哪是失败?分明是闷声干大事!别的城市还在比数字,石家庄已经玩起了“自黑式成长”。《杀不死的石家庄》宣传片敢直面黑历史:经济掉队、没985高校、省内被唐山压着打……这种清醒比盲目吹牛珍贵多了。 真正值得讨论的不是“石家庄为什么没破万亿”,而是“为什么北方城市转型这么难”。当南方沿海靠外贸和数字经济狂奔时,北方很多地区还在产能调整和环保压力中挣扎。石家庄的困境其实是整个北方的缩影:传统产业依赖重、创新转化慢、人才外流严重。但恰恰在这种背景下,它的进步才更有参考价值——不是靠政策输血,而是实打实搞产业重构。五大千亿级产业中,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已经跑出加速度,圣昊光电的芯片测试产品甚至打破国外垄断,这种突破比GDP数字更有含金量。 强省会战略争议巨大,但石家庄的处境注定它必须走这条路。作为全国首位度倒数的省会,省内资源被北京天津虹吸,外地人甚至分不清河北的省会是石家庄还是保定。如今都市圈获批成了转折点,它终于有机会聚合资源,和唐山形成双核驱动。要知道,北方太需要成功案例了——如果连省会都支棱不起来,更别说带动周边了。 石家庄的转型像极了一个努力生猛的“偏科生”:虽然总分没进前十,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这几门专业课突飞猛进。它的经历告诉我们,城市竞争从来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暂时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自己的节奏。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