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汝航4天前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导致中国东北全境沦陷并开启14年殖民统治。 事件背景与起因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1927年《田中奏折》明确提出“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将中国东北视为侵略基地。1931年,日本关东军通过频繁军事演习(当年达30余次)和“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等挑衅制造借口,为发动战争铺路。同时,日本国内经济危机加剧,军部势力膨胀,关东军兵力约1.04万人,而东北军虽有16万兵力,却因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处于被动。12 以下是关于九一八事变背景的视频: 04:36 3X 快进中 长按视频倍速观看 事件经过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中尉河本末守率部炸毁沈阳柳条湖段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后,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下令进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命令,仅300余人的日军在8小时内攻陷北大营,次日占领沈阳。至1932年2月,日军在4个月零18天内侵占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北全境沦陷。34 以下是关于九一八事变经过的视频: 06:48 3X 快进中 长按视频倍速观看 事件结果与影响 殖民统治建立:日本于1932年3月扶持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实施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3000多万同胞饱受奴役。35 抗日救亡兴起:事变次日(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抗日宣言,组织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抵抗,揭开局部抗战序幕。34 国际格局变动:日本因侵略行为退出国际联盟,事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起点,促使全球反法西斯同盟形成#铭记历史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沦陷。日军趁势分三路进犯南京。同年12月12日,在攻占南京前夕,日军指挥官朝香宫鸠彦发出了“杀掉全部俘虏”的命令。接到命令的日军,进入南京城后,对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和无辜的南京百姓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和零散的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谷寿夫师团从中华门进入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对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居民进行屠杀。12月14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遇难者有未能及时撤退的中国军人、淞沪战争后流离失所逃到南京的战争难民以及开战后未能及时疏散的南京本地居民。除集体屠杀外,日军还成群地或个别地在屠杀之前对南京军民施以酷刑、侮辱、虐待、殴打、玩弄或奸淫。日军还在南京城内,大肆进行破坏。有一半以上的商户被洗劫,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摧毁,遗失古玩书籍等近二十万件(册)。 在此期间,滞留南京的一批西方人士,自发组织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和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受难中的南京广大市民展开人道主义保护和救助。1947年3月10日,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谷寿夫战犯案件判决书》中判定南京大屠杀中有约19万余人被日军集体射杀焚尸,另有15万余人被慈善机构掩埋,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零散屠杀有858案,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相继成立。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谷寿夫在南京审判中被判处死刑。1947年4月26日中午,在雨花台执行枪决。松井石根与东条英机等7人在东京审判中被判处绞刑。1948年12月22日,7人在东京巢鸭监狱被绞死。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其暴行被《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广泛揭露。它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案、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同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2015年,《南京大屠杀史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