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小乐呀1周前
大家好,我是小乐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留言,我每一条都看了。今天想集中回答几个被问得最多的问题,这既是对大家的交代,也是对我自己的梳理。 1️⃣ 关于身体:“我都等了23年,可以再为自己攒5年。” 二年级时发现,一直没去看。片子是朋友陪我拍的。申请过水滴筹,但距离目标太远,我就把钱全部退还了。工作人员让我留下,但既然不做手术了,就不能占用大家的善意。我现在计划很简单:找到工作,每月攒2000,5年攒够10万。23年都等了,5年不算什么。 2️⃣ 关于工作:“我需要机会” 我收到很多捐款好意,但我的初衷,一直是希望通过被看见,获得一个能让我依靠自身能力活下去的机会。其实你们多跟我说说话,我心里就挺开心的,多关注我,其实我还算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如果真的不行,那至少还有你们呀~ 3️⃣关于怨恨:“我不想活在怨恨里,那样我就失去了自己。” 对父母,他们毕竟把我养大了;对于其他人,换成我不一定会比他们做的更好,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光有能力不够,但我选择不让自己陷在怨恨里。 4️⃣ 关于未来:“我要先站稳,再奔跑。” 我知道要考证、要升学。但一切的前提是,我必须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养活自己。我没有放弃读书,只是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我专升本。现在,我要先自立。 最后,想真心感谢大家。 我曾是一个很孤独、甚至不敢看评论区的人。是你们的每一次鼓励,接住了那个差点与世界脱节的我。谢谢你们,祝你们一切顺利!也希望你们能持续的关注我,看着我越来越好,就像你们在养一个小妹妹一样,哈哈哈 我录了很多次一直在努力的控制我的情绪。#脊柱侧弯 #求职 #励志 #感谢 #内容太过真实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4
00:00 / 08: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1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5天前
这两天不知该更什么 或许是因为频繁的记录,意外收获了一些流量,也从网上结识了许多心意相通的朋友。其实对于我而言,这更像一种自我梳理的方式。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叙事疗法”?人可以通过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激活内在积极的力量。就像这个视频,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工作的焦虑,但我更记得那天晚上的开心。工作是过程,开心是目的地。我从不允许过程的颠簸,否定我抵达后的辽阔欢欣。 从第一次公益课至今,我坚持记录,回头看时,才发觉这些文字已悄然汇成一股推动我前行的力量。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开始接触心理学、走向内心成长的同路人,我想说—— 人与人之间的滤镜,不过是一双偏爱的眼睛。漫长的生活里,鸡零狗碎是常态,争执也难免,但如果在摩擦里,只记住对方的不好,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两个人之间最重要的是,记住对方细微的爱和平时的好。 首先,是始终记得那些不经意的温柔。把对方细小的好、平常日子里的光亮,妥帖收藏。它们是关系的底色,也是风雨来时最柔韧的纽带。 其次,是永远不在关系中迷失自己。保持清醒,持续成长,全心投入当下。一段健康的关系,是两个完整的人相互映照,而非一半寻找另一半。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要清晰地认识到,所有长久的关系,都依赖双方的共同改变。如果是单向的奔赴,或许会错失当下你认为的某些重要的人或事,但那同样会引领你走向更契合的未来。请相信,当你前行,对的人会与你在更高处重逢。 这不仅适用于爱情,友情之间,也是如此。 我们的世界,是由我们的念头产生的,你是否幸福,最终取决于你如何定义这个世界。 去看见,去接纳,去成长,去感恩,先是自己,后是他人。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心绪不宁时,先勿妄动,不管是焦虑,痛苦或者害怕,都先让情绪沉降,真相的轮廓自会清明,而后所做的决定,方能逼近本质。 祝福我们都能,事事如意。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
#每日分享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沈逸老师 @新西兰三妹Summer @游安 正念实习生 ❄【安儿】🐍☯️⚓🗺【正念太极生活、感知当下】☯和妈妈的呼吸悄悄话 爱儿靠在妈妈怀里 小鼻子蹭蹭暖暖的衣角 一起闭上眼睛 呀呼把小烦恼都吹成泡泡飘走 吸把妈妈身上的温柔都吸进心里 呼吸慢一点 再慢一点 听呀咱们的呼吸声 像小蜗牛在轻轻走路呢 和妈妈一起观呼吸 连空气都是甜甜的】✔论文大纲:母婴共在视域下“呼吸悄悄话”的具身正念与情感联结研究 一、引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1. 研究缘起:从“与妈妈呼吸悄悄话”的具身体验切入,锚定母婴互动中呼吸同步性对早期情感建构的核心价值 2. 核心问题:母婴共在时的呼吸协同如何通过具身正念(如触觉接触、节奏感知)实现情感传递与心理安全感生成 3. 研究意义:以微观互动经验填补早期正念实践的家庭场景研究空白,丰富母婴情感联结的具身认知理论维度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 核心概念界定 - “呼吸悄悄话”:母婴间以呼吸节奏同步为载体的非语言情感互动模式,兼具身体协同性与心理共情性 - 母婴具身正念:基于触觉、节奏感知等身体体验的正念状态,核心是亲子间的“体感共振” 2. 理论支撑 - 具身认知理论:阐释呼吸动作、身体接触等具象体验对情感认知的建构作用 - 母婴依恋理论:聚焦呼吸同步在安全依恋形成中的早期奠基功能 三、“呼吸悄悄话”的互动维度与情感生成机制 1. 多感官互动场景的构成 - 触觉锚点:身体依偎形成的“安全感场域” - 节奏协同:呼吸频率同步带来的心理适配性 - 情感投射:“吹走烦恼、吸入温柔”的意象化情感传递 2. 情感生成的核心逻辑 - 呼吸慢化引发的生理放松→心理安全感激活→情感联结深化 - 具身体验的意象化转化(如“蜗牛呼吸”)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早期培育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1. 核心结论:“呼吸悄悄话”作为低成本、高适配性的家庭正念实践,其本质是通过具身协同实现母婴情感的双向滋养 2. 实践启示:为早期亲子正念干预提供“身体优先、情感主导”的场景化参考路径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