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7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3
标题: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靠谱指数”! #不确定度 #计量检测 #计量检测机构 #科普一下 #科普 “实验室数据为什么带‘±’(正负符号)?你家电子秤为啥每次称重不一样?今天带你搞懂不确定度!” 正文: 不确定度,说白了就是测量结果的“靠谱指数”。它告诉我们,这个测量结果有多可靠,误差可能有多大。比如,你站在体重秤上,显示60公斤,但不确定度是±1公斤。这意味着你的真实体重可能在59到61公斤之间。 那么,不确定度是怎么评定的呢? A类评定:通过多次测量,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比如,你称10次体重,每次都不一样,然后用公式算出一个不确定度。 B类评定:通过其他信息来估计,比如仪器的精度、环境的影响等。比如,你家的电子秤说明书上写着精度是±5克,这就是B类评定的一个来源。 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像是在给测量结果“打分”。分数越高,测量结果越靠谱;分数越低,测量结果越不靠谱。 总结一下,不确定度就像测量结果的“诚实小助手”,它不会告诉你绝对准确的答案,但会告诉你答案的可能范围。有了它,科学变得更严谨,生活也多了点“弹性空间”——比如,体重秤上的数字,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解释为“不确定”了!关注小仙,带你解锁更多计量检测的趣味知识!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