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以清茶老酒为意象,传递了一种淡泊从容,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可从以下角度理解,一,意境解读,一杯清茶品日月,用清茶的清苦与绵长,暗喻对生活细微滋味的慢品,日月交替,时光流转,都在这杯茶里沉淀,半壶老酒醉人生,则以老酒的醇厚与微熏,象征对人生起伏的包容与享受,醉的不是酒,而是生活的烟火气与真实感,二情感内核,诗句避开了浓烈的悲喜选择,清茶半壶的清亮表达,体现了一种不过度的生活智慧,不被世俗纷扰裹挟,既能在平淡中寻得清欢,也能在危熏中放下执念,于进退之间保持内心的从容,三文化共鸣,茶与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茶的静与酒的放形成对比,却共同指向对生活本真的追求,这种小而美的生活哲学,容易引发现代人对慢下来的共鸣,整体而言,诗句语言简练却富有张力,用具体的生活场景传递了抽象的人生感悟,读来既有画面感又余韵悠长,在古诗词中,清茶和老酒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具体如下,清茶的象征意义,淡泊名利与修身养性,茶性高洁,常被视为淡泊明志的象征,唐代韦应物洗园中茶声中结,性不可污为饮敌陈烦,借茶御制表达,通过饮茶洗涤灵魂,追求宁静的心境,天人合一的境界,茶字拆开为人在草木间,天然蕴含融入自然的基因,唐代前起与赵举查验中,竹下望言对子茶,全胜与客醉流霞,描绘了在竹林中品茗的清幽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人情之美与礼仪文化,茶常被用于表达友情或礼仪,如同走笔谢梦,剑意寄心茶,将茶作为咏怀主题,寄托对友人的眷恋,而以茶代客的传统,则体现了中国人的敦厚温和与礼仪之美,个人情绪的寄托,浊酒因酿造简单,价格亲民,常被诗人用来抒发孤苦郁闷或豁达情怀,如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倒尽晚年的落寂。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1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2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6: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清心@1年前
立冬,清茶一盏,祝你三冬暖: 立冬不仅有无尽的智慧与启迪,更多还有独属于暮秋初冬的美景与诗意。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立冬之美,冬景似春华,寒炉煮酒茶。 《早冬》白居易〔唐代〕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雪夜•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之时,适于休歇懒怠,动物蛰伏,人亦安于室内。 如同李白写此时冻笔难握,懒于作诗,干脆寒炉煮酒,小酌微醺。 醉意中看到月色下的墨渍如花,恍如雪满前村。 不得不佩服这样的想象力和美好,看来冬日注定和休养生息缘分不浅。 以前在北方遥远的山村,冬季大雪封山之时,老百姓便不再劳作,在家中休息,被称作“猫冬”。 白乐天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初冬寒风大雪中的美好。 拥炉夜话,围坐闲谈,一壶茶,几盅酒,那是关于冬天独有的氛围感。 想起近几年大火的“围炉煮茶”,现代人也无时不向往那种温暖的诗意。 寒冷将至,立冬提醒人们需要收纳和整理换季衣物,同时,此时也是适于休息和思考总结的好时机。 一年终了,远离生活中的千头万绪和烦扰尘杂,观察总结,反思醒悟,停下来或许才能更好地出发。 不妨在此时,按下暂停键,安顿心绪,舒缓压力,在沉淀之后重新出发,或许又有不同的动力。 愿各位立冬安康喜乐,希望大家都能邂逅最美的冬天,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下个节气再见!
00:00 / 1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