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00:00 / 1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吴石死后,陈诚敢跟蒋介石硬顶保全家,周至柔签字后偷藏底稿。 1950年夏天,台北马场町的枪声过后,吴石将军倒在了白色恐怖的血泊里。消息传开,所有人的心都揪紧了-谁都知道,国民党保密局向来有“株连家属”的规矩,吴石的妻子王碧奎、两个孩子吴学成和吴健成,还有远在大陆的儿女,怕是难逃一劫。 那时候,保密局的人已经堵在吴家楼下,手续备齐,眼看就要动手。吴家老小缩在屋里,吓得大气不敢出。就在这节骨眼上,有两个人站了出来,用各自的方式,给吴家撬开了一条生路。 一个是刚当上“行政院长”的陈诚。他没跟任何人喊口号,也没傻到直接跟蒋介石 硬杠,而是做了件看起来挺“怪”的事:从办公室桌底下摸出一张纸条,写了六个 字-“暂缓追究家属”。这纸条没盖章、没手续,更没走官方转批,说白了就是张私人字条。可奇怪的是,保密局的人拿到后,本来已经架好架势要去抓人的,竟真的停了手。 你说这纸片儿哪来这么大威力?其实啊,关键不在纸,而在人。陈诚当时刚被蒋介石委以重任,手握民政、经济实权,是稳住台湾局面的关键人物。保密局的人心里门清:陈院长的话,就算没走明面手续,也没人敢轻易驳他面子。更何况,陈诚和吴石那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一两人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校友,早年共事时,吴石就以忠厚待人出名,陈诚刚进军界时还受过他点拨。这份情谊,陈诚一直记在心里。 但光拦着保密局还不够。吴家没了顶梁柱,王碧奎还被关在牢里,16岁的吴学成和7岁的吴健成无依无靠,在台湾连个落脚处都没有。陈诚没声张,私下从自己兜里掏钱,托人找了所教会学校,让孩子改用曾用名藏进去读书。后来王碧奎被关押七个月后能出狱,也是陈诚暗中协调,找了些“证据不足”的理由托故旧斡旋才成的。这些事他从来不让张扬,直到多年后吴石遗骨迁回大陆,这段往事才慢慢浮出水面。 有人可能要问:陈诚这么干,就不怕蒋介石怪罪?其实他心里早盘算过了。1950年那会儿,蒋介石正忙着“清查内奸”,既要对付李宗仁的挑战,又要提防美国扶持孙立人,政治神经绷得紧紧的,最需要内部稳定。陈诚作为他倚重的“关键人”,就算在吴石家属的事上稍微越界,老蒋也不会为这个跟他撕破脸。陈诚的聪明就在这儿一-没硬顶权威,没碰底线,而是用体制外的软办法,既全了情义,又保住了自己。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2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47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1
吴石将军牺牲后,蒋经国以为台湾的共产党清理干净了,但他没想到的是,三野的团政委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潜伏了整整32年!这位深藏不露的人物,就是陈利华。而他在台湾的名字,叫陈开中。陈利华可不是普通人,他十五岁就投身革命,抗日烽火中奔赴皖南参加新四军。他能文能武,既能带兵打仗,又擅长政治工作。到新中国成立时,年仅二十九岁的他已经是华野第253团的政委了。253团可是个响当当的老红军团,战士们多是苏中子弟,以善打硬仗闻名。那时,陈利华正憧憬着幸福的婚姻生活--未婚妻已经调到部队驻地,婚期都定好了。然而,1949年10月14日,一切都改变了。朱婚妻刚到部队,陈利华就被紧急召去师部开会:金门战役即将打响,253团被指定为先头部队。当时谁都没把金门这个弹丸之地放在眼里,毕竟之前的厦门战役打得顺风顺水。可谁曾想,这场战役会成为许多人生命的转折点。10月24日夜,战役打响。起初进展顺利,253团顶着敌人猛烈火力强攻上滩头,成功构建了阵地。可随着黎明到来,潮水迅速退去,运兵船只全部搁浅在烂泥中。更糟糕的是,岛上国民党守军正好赶上换防,总兵力骤增至四万余人。在敌军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下,后续援军和补给全被切断,先头部队陷入了绝境。激战两天两夜 后,解放军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陈利华在突围时中弹受伤,倒在血泊中。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身处阵亡的将士中。就在这时,他听到附近传来微弱的呻吟声-一位名叫陈开中的国民党军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巧的是,两人不仅是同乡,都是广东梅州人,而且陈开中还是被抓壮丁来到台湾的。这段短暂的老乡之间的谈话,成了改变陈利华命运的关键。陈开中最终伤重不治,而求生的本能让陈利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换上了陈开中的军装,拿走了他的证件。因为口音相符,又对陈开中的身世有所了解,这个身份掩护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陈开中所在的部队多是抓壮丁来的,士兵之间互不熟悉,这为陈利华的潜伏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这样,三野的团政委陈利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国民党少尉陈开中。凭借着过人的才能,陈利华在国民党军队中步步高升。他擅长诗词、绘画和表演,这些特长让他在政工部门如鱼得水。他先考取军校,毕业后进入国防部保密局,最终官至上校科长。表面上,他是个忠于职守的国民党军官,办公桌上总是摆着国民党党报和政工手册,上面密密麻麻地圈画着“批判”笔记,实际上,那些标记是他精心设计的情报暗号#致敬英雄 #致敬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6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6: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