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粉丝的一封信! 致我的短线同路人:交易如镜,照见本心 亲爱的粉丝朋友们: 后台总收到大家的留言,有朋友说我观点太“硬”,不够委婉;也有朋友问,为什么总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挂在嘴边。今天想和大家掏掏心窝子,聊聊短线交易,也聊聊我为什么做这样的“直性子”。 做短线这些年,我深知它的本质是和时间赛跑、和市场博弈。就像战场上的士兵,信号来了要立刻冲锋,危险来了要马上撤退,犹豫一秒可能就是生死之别。“杀伐果断”不是装强硬,是短线的生存法则——机会来了敢上,错了要认,止损要快,挨打要立正。 见过太多人栽在“侥幸”里:走势不及预期还想“再等等”,观点被证伪还嘴硬“早想到另一种可能”。但市场只认结果。止损为什么比止盈重要?因为一次大亏损可能吞噬十次小盈利,学会“认错”,是给下次机会留余地。就像养家老师说的“该弱不弱则为强,该强不强则为弱”,市场信号永远直接,是我们总爱加“滤镜”。 有朋友问,为什么不把观点说“圆滑”些?正说反说都对多安全。但短线要的是“确定性”,不是“可能性”。如果一个观点正反都对,对决策有什么用?推股票列几十只“股票池”更没意义——龙头就那么几只,连板龙、强趋龙各一只,热点板块两三个,自选股不会超8只。给得多等于没给,不如直指核心,哪怕错了,也能清楚复盘问题。 周末和同行交流时,我确实“怼”了些朋友。不是挑刺,是不认同左右逢源的态度。投资建议不该是“万能话术”,我们拿真金白银博弈,要的是“直击要害”的判断,不是“怎么说都对”的安慰。也许会得罪人,但短线世界里,真诚比“人缘”重要,这才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有人困惑巴菲特和养家老师的“恐惧论”为何不同?其实是逻辑有别。巴菲特做长线价值投资,市场恐慌时是布局良机;短线做的是“情绪周期”,市场强分歧、大家恐惧时,往往是退潮信号,“更恐惧”是为避风险、保本金。就像种田,有人春种秋收,有人抢时令种快菜,逻辑不同,节奏自然不同。 总劝新手,进市场先别买股票,先想清自己的模式。是做长线等价值成长,还是做短线追龙头?模式是获利的利刃,不能拿匕首打阵地战,也不能扛大炮搞突袭。短线的“利刃”,是明确信号、果断执行、坦然认错。 可能我说话太直,让一些朋友不舒服;也可能得罪了同行。但交易该纯粹:市场给信号,我们做反应;对了总结,错了复盘。没必要搞玄乎,更不该用“话术”藏拙。 感谢你们做我的“同路人”,愿意听我讲这些“不圆滑”的实话。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0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6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6: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9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3
00:00 / 0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02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