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航拍盛世唐庄考古现场 #历史 #考古现场 #文物保护 #航拍 #神都洛阳 上阳宫文化园西北,涧河东岸,盛世唐庄西侧工地,发现考古现场。想要在洛阳搞基建项目,转眼之间就可能变成“考古现场”。洛阳在修中州路时,挖出了397座东周大墓,18座车马坑天子驾六面世。1958年矿山机器厂选址,结果挖到了曹魏大墓,发现了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白玉杯”,1970年洛阳车辆段基建时,挖到了400余个圆形仓窖,这就是唐代最大的粮仓含嘉仓遗址。1973年修建铁路中学,挖出了西周墓葬群300多座,1977年洛阳市政改造,结果发现了隋唐洛阳城的天堂遗址。1981年洛阳啤酒厂修建新厂,建着建着炸出一座古墓,经证实为唐代归化安国大首领定远将军安菩墓。1983年首阳山电厂基建时,第一次选址发现了汉魏洛阳城,第二次选址发现了商代的首都西亳。1986年公交公司想修建一个办公大楼,施工队直接挖到了武则天办公的地方,那就是号称万象神宫的明堂遗址。1989年,洛阳日报社家属楼基建,发现了唐哀帝登基玉册。2013年轴一中修食堂,无意中挖到了东周城墙。2018年楼盘开发,在纱厂路挖到了西汉墓葬群300余座,出土了青铜器、黑陶罐、大雁灯,西汉"飞仙酿"。仅2022年一年,洛阳就发现了古墓4100多座,相当于平均每两个小时,就有一座古墓在洛阳的土地下被发现。这些发现,让人不禁感叹洛阳的历史底蕴之深厚。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5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5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5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9
✅【开河动机:帝王心术与时代棋局】 公元605年,这位刚登基的帝王面对的是分裂三百年的南北格局。北周旧都长安、新占的江南富庶之地,中间横着黄河淮河长江三道天堑。据《隋书》记载,仅洛阳粮仓存粮就达2400万石,可如何运往关中?更紧要的是,高句丽战事箭在弦上,百万大军粮草运输必须打通水路——这盘棋,不下也得下! ✅【超级工程:铁锹下的血色长龙】 隋炀帝的工程队分四步走:605年先凿通济渠(郑州至淮安650公里),征发河南百万民夫;接着疏浚邗沟(淮安至扬州300公里);608年永济渠(洛阳至北京1000公里)征河北民夫超百万;610年江南河(镇江至杭州400公里)收官。总里程2700公里,相当于京广铁路长度!《资治通鉴》记载:"发丁男百余万...役丁死者什四五"。您算算,500万民夫按最低15%死亡率,就是75万具骸骨铺就的水道。 ✅【漕运革命:黄金水道的双重面孔】 运河甫通,立即显现经济威力:漕运量从隋初年20万石暴涨至炀帝末年400万石。唐代更达年运600万石,足够百万军队三年用度。运河两岸新兴商业城市如雨后春笋,汴州(开封)在百年后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城市。但代价同样惨烈:为赶工期,民夫"役丁往者皆不归",埋下隋末百万农民起义的火种。运河开通第13年,隋朝便在龙舟水殿中轰然崩塌。 ✅【千年遗泽:功过难量的文明血脉】 别看唐宋文人骂得凶,身体却很诚实:北宋汴京九成物资走运河,年过商船超万艘。元朝改造为京杭大运河后,700年@间始终是帝国命脉。直到1855年黄河改道前,年运量保持300万石规模。今日大运河遗产河道仍存活878公里,仅苏北段年货运量就达3亿吨,相当于8条京沪高速!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吊诡——暴君的血色工程,最终流淌成了滋养千年的文明乳汁。 #京杭大运河 #杨广 #隋炀帝 #大运河 #内容启发搜索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回洛仓是隋朝时期重要的国家粮仓 - 基本概况: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马坡村以西,310国道从中横穿。仓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城墙厚约3米,面积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2014年6月22日,作为“中国大运河”核心组成部分,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历史沿革:回洛仓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主要为洛阳都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隋末,瓦岗军多次攻取回洛仓,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唐初,因回洛仓建在城外易受战乱影响,唐朝将粮仓建在城内,回洛仓逐渐被废弃。 - 规模与构造:仓城内约有700座仓窖,窖口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每个仓窖可储存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能储粮3.55亿斤。仓窖建设时先挖环形基槽并夯打,再在其内挖缸形仓窖,为保持干燥,仓窖壁面经火烧烤,涂抹青膏泥,铺设木板和席子。 - 遗址结构:整个仓城由仓窖区、管理区、道路和漕渠等部分构成。管理区位于仓城南侧,仓城内有东西、南北方向道路各一条,两条漕渠分别位于仓城西侧和南侧。 - 考古发现:2004年6月,在一拖东方红轮胎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改造工程中,发现仓窖71座、古代道路3条。考古人员对其中3座仓窖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块刻有“大业元年”字样的带字砖,为确定遗址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 文化价值:回洛仓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隋代国家粮仓遗址,是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枢纽地位的历史见证,为研究隋唐时期大型官仓的仓储制度及粮食储藏保管等,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