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从前,在一个寒冷多雪的冬天,一位王后坐在窗边缝纫。她不慎被针刺破了手指,一滴鲜红的血滴落在窗台的雪地上。 望着红白相映的景象,她轻声许愿:“但愿我的孩子皮肤白得像雪,嘴唇红得像血,头发黑得像乌木窗框。” 不久后,王后果然生下一个女婴,模样正如她所愿:肌肤雪白,双唇嫣红,头发如夜色般乌黑。他们为她取名“白雪公主”。 然而幸福短暂,王后不久便去世了。 一年后,国王再娶。新王后容貌美丽,却骄傲又狠毒。她不能容忍世上有人比她更美。她有一面魔镜,每天都会站在镜前问道: “魔镜啊魔镜,谁是世上最美的女人?” “王后,您是最美的。” 这个回答总令她满意——直到白雪公主渐渐长大。 七岁时,白雪公主已出落得比继母更美丽。 一天早晨,王后照常问魔镜,镜子却回答:“王后,您确实美丽,但白雪公主比您更美。” 王后勃然大怒,嫉妒化作仇恨。从那一刻起,她一见白雪公主便心生厌恶。愤怒与妒火与日俱增,终于让她忍无可忍。 “把白雪公主带进森林深处杀了,把她的心带回来作证。” 猎人遵命将女孩带进森林深处。可当他举刀时,女孩哭着哀求: “好猎人,求您别杀我!放我走吧,我保证永不回来。” 猎人见她面容纯真,心生怜悯——这善良美丽的女孩不该丧命。“快跑吧,孩子,逃得越远越好!” 为骗过王后,他杀了一头野猪,取出心脏带回城堡,谎称那是白雪公主的心。王后信以为真,竟将那颗心煮熟吃下。 此时,白雪公主正独自在幽暗的森林里瑟瑟发抖。树木如鬼影幢幢,每片叶子的声响都吓得她惊跳。 “我该怎么办?这是哪儿?我该去哪儿?” 她盲目奔跑了数小时,直到夕阳西下,才在林间空地上发现一栋奇特的小屋。 她走进屋内,看见七只小盘子、七只杯子,和七张小床。她又饿又累,从每只盘子里尝了点食物,每只杯子里喝了口水,然后挨个试了试小床,终于找到一张最舒适的,沉沉睡去。#儿童动画 #原创动画 #动画 #动漫
00:00 / 07: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格林童话-《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作为一部流传甚广的经典童话,其情节在赋予孩子们奇幻想象的同时,也包裹着多层深刻而朴素的道理。 1.不要轻信陌生人:无论对方看起来多么和善(如慈祥的老婆婆),只要是不认识的人,都要保持距离和警惕。这教会孩子“外表具有欺骗性”,不能以貌取人。 2.坚决拒绝诱惑:毒苹果作为“甜蜜的陷阱”,象征着陌生人用食物、玩具等进行的诱惑。故事明确告诫孩子:绝不能接受、更不能食用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 3.守护家庭安全:小矮人出门前叮嘱白雪公主“不要让任何人进来”,但她未能遵守,导致了危机。这延伸出家庭安全规则:不要为陌生人开门。 4.善良是力量的源泉:白雪公主的善良并非软弱。正是她的善良赢得了七个小矮人的真心庇护与帮助,并在最终获得新生的契机。这向孩子表明,善良这种品质能够吸引朋友、化解困境,是一种内在的强大力量。 5.勤劳赢得尊重与立足之地:逃入森林后,白雪公主通过主动为小矮人打扫房屋、做饭洗衣等劳动,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收留。这传递了“勤劳才能创造价值,获得认可”的朴素价值观。 6.珍视真挚的友谊:小矮人与白雪公主之间超越外貌和身份的互助之情,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它告诉孩子,真诚的朋友会在你危难时伸出援手,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7.内在美远胜于外在美:王后因极度的虚荣和嫉妒而走向毁灭,白雪公主则因善良的内心获得幸福。这形成了鲜明对比,强烈地批判了仅仅追求外表美丽的肤浅价值观,引导孩子关注内在品格的建设。 8.警惕嫉妒的危害:整个故事的冲突根源在于王后的嫉妒。这从反面教育孩子,嫉妒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情绪,会让人迷失自我甚至走向极端,要学会欣赏他人,保持平和的心态。 总结而言,《白雪公主》通过一个善恶分明、结局圆满的故事,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集安全教育、品格教育与人生启蒙于一体的综合课。它教导孩子们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努力成为一个善良、勤劳的人,珍视友谊,并懂得内在美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 #童年动画 #动画短片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白雪公主 #格林童话
00:00 / 2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2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