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太史易1周前
25年10月23日 九月初三 乙巳年 丙戌月 乙丑日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4日之间。就中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在中原地区可早晨开始出现晨霜,代表昼夜温差变大,地表温度降至零度,形成霜冻。 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古人曾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霜降时,豺狼捕获猎物后,将猎物陈列在地上,然后吃掉。这就像人类用收获的新谷祭祀上天一样,豺狼这样的行为好像在感恩天地“赐予”了它们食物。 继一月雨水獭祭鱼和七月处暑鹰乃祭鸟之后,豺狼也开始了一年里的黄金捕猎期,古人把动物大肆捕杀的行为作为狩猎季节开始的参考。《礼记·王制》记载: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 二侯,草木开始枯黄败落,叶落归根。树木和种子将在严寒中等待来年春天的召唤,《礼记·月令》: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草木黄落后,便可进山砍树,伐薪烧炭,砍伐树木收集树叶都比之前更容易,且对树木影响最小。 三候,蛰虫开始冬眠,立春后开始蠕动僵硬的躯体,在惊蛰时,启户而出。《礼记·王制》载:“昆虫未蛰,不以火田。”“田”是打猎。蛰虫冬眠之前,打猎时不可以放火焚烧草木驱赶野兽,以免烧及蛰虫,影响生态平衡。 霜降时节,地温降到凝华状态,地表上的农作物基本上都不再生长,因为地表空气越来越干燥,水运动不向上,而逐渐深入到地下。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就是这原因。 而地下的根茎类植物也到了收获的季节。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因为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根茎类植物都要逐渐被冻失水,影响口感,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种储存能量在冬季不断失水空化的结构,恰恰是它们应对冬季的生存之本。 顺天时而采收渔猎,是对客观自然的利用,而对事物的利用则往往要利用它的某一个状态,实际上是对事物的割裂和改造,这种不同就在于天时是不可逆的,而万物可以更易。在大的趋势中不要试图逆势而行,但是在具体的事物事件处理中,则不要拘泥在它表现出来的一面,可以顺用,可以逆用,可以取上,可以取下,差别只在于你对这个事物的理解。 #霜降节气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5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天佑仁1周前
🌸🌹🌸今天是2025年10月23日週四,農歷乙巳年九月初三,‘霜降’節氣;‘霜降’節氣是我國傳統廿四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6個和最後一個節氣;鬦指戌;太陽黄經為210°;於每年的公歷10月23—24日交節。進入‘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霜降’不是裱示‘降霜’,而是裱示氣温骤降、昼夜温差會越拉越大。就全國平均氣温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時節。‘霜降’時節,萬物毕成,毕入於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天氣漸寒始於‘霜降’。由於‘霜’是天冷、昼夜温差變化大的裱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裱示“氣温驟降、昼夜温差加大”的節氣,冬天已即將临近。‘霜降’節氣的民間風俗有:吃柿子.‘霜降’吃柿子有“御寒防燥”的寓意,此時柿子皮薄肉厚,维生素C含量高。賞菊饮酒.菊花盛開時,文人雅士常登高賞菊,部分地方會舉辦菊花會;食补習俗.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流行吃羊肉、兔肉、鸭肉等温补食物;送芋鬼.兩廣等地區用烧紅的瓦片熱芋頭後‘送鬼’,寓意辟邪祈福。‘霜降’的氣候特點:氣温驟降:北方氣温普遍低於5℃,南方昼夜温差達一年之最大。初霜顯現.黄河流域出現银白色冰晶,草木枯黄落葉。 降水减少.冷空氣南下導致空氣幹燥,但部分地區仍有暴雨。‘霜降’的寓意舆象征:季節過渡.象征秋季結束、冬季開始,萬物進入休養階段。豐收縂結:反映農耕社會對秋收的重視,同時為冬季储备能量。 生命力隐喻:菊花“候時之草”的形象,象征逆境中的堅韧。本次作品的配樂曲是萨克斯演奏曲:《摇遠的地方》。撰编整理M-xl.恳請斧正。🌹🌵🍁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