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遭劫长廊有4名保安 【#卢浮宫馆长辞职被拒 】当地时间22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劳伦斯·德·卡尔出席法国参议院听证会,就日前发生的卢浮宫博物馆文物遭劫事件接受质询。她表示,卢浮宫外围安保存在薄弱环节,监控严重不足,今后将实施一系列整改措施↓↓ 馆长在陈述案情时表示,抢劫发生时,博物馆内部警报和监控运行正常,事发地阿波罗长廊内共有4名没有武器的保安在场,他们作出专业应对,确保无人伤亡。 馆长承认,博物馆方面未能提前察觉劫匪到来。周界防护是卢浮宫安保“薄弱环节”,建筑外墙上的监控摄像头长期存在设备老化、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无法覆盖包括阿波罗长廊一侧在内的所有立面。 馆长表示,过去几年,馆方主要关注在气候变化议题上行为激进的环保活动人士可能造成的破坏,如向画作泼洒油漆等。如今,作案目标已转向贵重文物、金属和宝石,且手法与有组织犯罪如出一辙。这些变化此前未被充分考虑。 针对上述缺陷,馆长提出多项改进举措。短期内,她希望立即加强卢浮宫周界防护,如布设隔离装置以防车辆停靠。长期方案包括将馆区监控设备数量翻倍并升级、向法国内政部申请在馆内设置警察局等。 劳伦斯·德·卡尔表示,在卢浮宫博物馆抢劫案发生后,她就向法国文化部长提出了辞职但遭到拒绝。(来源:央视新闻)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6
罗浮宫珠宝失窃案全过程 你能想象吗,2025年10月19日,法国卢浮宫——这座承载着人类千年文明记忆的艺术殿堂。 竟在短短7分钟内,被一伙专业盗贼洗劫了9件拿破仑家族的珍贵珠宝。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好莱坞式盗窃?背后又暴露出哪些安保漏洞? 当天上午9点半,卢浮宫刚开馆半小时。4名蒙面嫌疑人以工人身份混入,两人身着黄色反光背心。 操作升降吊篮,从塞纳河侧的施工区悄然抵达阿波罗长廊二楼外阳台。 另一人手持角磨机,仅用2分钟便切割开玻璃窗,破窗而入。 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存放拿破仑家族珠宝的两座防弹玻璃展柜。 使用高功率切割机沿预设轨迹精准分解展柜,全程未触发内部红外感应系统。 9:37,当警报终于响起时,盗贼已将9件珠宝装入鞋型袋,沿原路迅速撤离。 现场遗留的角磨机、喷灯,以及带血迹的黄色工装,无声诉说着这场盗窃的专业与冷酷。 犯罪分子全程戴手套操作,避开监控密集区域。选择施工围挡遮蔽的外立面作为突破口。 这一路径在案发前一周已通过无人机多次侦查。 摩托车接应者在塞纳河畔仅等待3分钟,盗贼换乘电动车后,沿河岸废弃行车道逃离。 全程利用施工噪音掩盖作案声。 警方在现场发现两台不同品牌的切割机,暗示犯罪团伙可能由多个专业小组临时协作。 尽管卢浮宫最著名的摄政王钻石因存放在保险库而幸免于难。 但被盗珠宝中,价值最高的拿破仑三世皇后欧仁妮冠冕已遭损坏。 另有一到两件文物据称被追回。 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诺追责到底,内政部长则承认博物馆体系存在重大安全脆弱性。 这起案件绝非偶然。始建于12世纪的卢浮宫,因建筑结构复杂,长期存在防御短板。 外墙修缮工程形成的施工区监控盲区,成为犯罪分子的突破口。 更严峻的是,博物馆近15年削减了200个全职岗位,仅1/3展厅配备监控,安保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文化部长坦言,反恐优先策略导致防盗投入被忽视。 本应在2021年启动的安防升级计划,因拖延未落实。 而卢浮宫的困境并非孤立。2023年以来,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利摩日陶瓷博物馆等接连遭窃。 2024年,法国博物馆盗窃案就达21起,较2023年翻倍。 犯罪呈现专业化趋势,对馆藏分布、安保布局的熟悉程度,暗示内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罗浮宫#博物馆#盗窃#珠宝#法国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9: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