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3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9
霜降至·温差大🍁科普·三候·习俗·古诗 咏廿四气诗 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译文: 风吹散了清澈的云朵直至消失,天空万里无云,布满寒霜。 野外的豺狼在月圆之时举行祭祀,仙界的菊花恰逢重阳佳节盛开。 秋日的景色使稀疏的树木显得凄凉,鸿雁的鸣叫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谁能知道这一杯酒,竟然能让人忘却百年的忧愁。 ———————————————————— 🌟【霜降时间】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公历每年10月23日或24日交节。 🍂【霜降三候】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解集》,他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木都枯黄掉落;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习俗】 🔴古人过霜降 习战射、打霜降、骑术表演ㅤ 🟤传统习俗 送芋鬼、斗牛、摞桑叶、登高、赏菊、烧寒衣ㅤ 🟢吃什么 柿子、牛肉、鸭子、板栗、白萝卜、羊肉 🎈【霜降古诗】 《泊舟盱眙》 【唐】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赋得九月尽(秋字)》 【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村夜》 【 唐】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二十四节气 #霜降 #节气古诗 #幼儿国学启蒙 #儿童古诗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清心@1周前
10个诗人10首关于“霜降”的经典古诗词: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一起邂逅秋天最后的美景吧! @一卷诗书慰风尘原创&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表示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此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骤降,部分地区已经入冬,而南方地区则只是早晚较冷。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秋燥明显、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在霜降时节,树叶开始枯黄掉落,初霜也开始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此外,古人还会根据霜降的物候现象,如豺乃祭兽、蛰虫咸俯等,来判断季节的变迁。 霜降,秋之末章,天地间缓缓铺开一幅幅银装素裹的画卷,不仅是大自然的换季之礼,更是文人墨客心中诗意与哲思的源泉。10个诗人10首关于霜降的古诗词,或抒发对自然变迁的敬畏,或寄托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亦或描绘出一幅幅霜降时节的生动画卷……一起去看下吧! 1.《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元稹〔唐代〕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此诗是元稹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所作。诗中以“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开篇,勾勒出一幅霜降时节的清冷画面。随后通过动物与植物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节日的氛围。颈联则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尾联则以酒解忧,表达了诗人豁达超脱的生活态度。全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2.《岁 晚》白居易〔唐代〕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白居易在创作此诗时,已步入仕途多年,但仕途并不平坦。他因直言敢谏而得罪权贵,被贬至江州等地。此诗即写于他被贬之后,面对岁末的自然景象,他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岁晚》。诗中,白居易以霜降时节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河水回归山谷、树叶被风吹落回归山林的情景,寓含了万物归本源的哲理。同时,诗人以“南迁客”自喻,表达了自己被贬南方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接受与淡然。他认识到离开故土与回归家乡都未必能找到真正的欢乐,因此表现出一种豁达与超脱的人生态度。 3.《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张
00:00 / 1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伯彦5天前
今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去冬来。用“承古启今,迎霜而安”这个主题来制作视频,既展现传统智慧,又融入现代生活提醒。 霜降主题视频脚本框架:承古启今,迎霜而安 🎬 开场镜头:秋日意境 · 画面:金黄银杏、霜染枫叶、雾气清晨的空镜,搭配字幕点出主题。 · 旁白(引入):“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今日我们迎来霜降,秋季的收官之作。此时,夏日的喧嚣彻底远离,冬日的凛冽尚未抵达,这是一段清冷与绚烂并存的时光。” 📜 第一篇章:古韵霜降·时光里的智慧 1. 节气释义 · 画面:书法“霜降”动态呈现,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书页翻动。 · 旁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之名,道出了天气渐冷、初霜显现的气候变化。” · 知识点:并非天“降”霜,而是夜间水汽在地表凝华的白色冰晶。 2. 物候三候 · 画面:豺狼囤积猎物、落叶纷飞、昆虫蛰居洞穴的动画或素材。 · 旁白:“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储存冬粮;草木黄落,秋叶绚烂凋零;蛰虫咸俯,小虫深藏冬眠。万物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迎接冬天。” 3. 传统习俗 · 画面:柿子树特写、人们登高赏菊、围坐进补的温馨场景。 · 旁白: · “咬口霜打柿子甜:霜降吃红柿子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此时吃柿子能御寒补筋骨,寓意‘事事如意’。” · “登高赏菊辞秋:菊花正盛,古人会举办菊花会。此时登高望远,可览‘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景致。” · “补冬不如补霜降:闽台地区重视霜降进补,部分地区有进食红柿御寒补筋骨的习俗。北方人爱吃牛羊肉,广西人则爱煲栗子鸡汤。” 🌡️ 第二篇章:今析霜降·2025年的特别提醒 1. 今年气候特点 · 画面:呈现气候预测图表、拉尼娜现象示意图。 · 旁白:“今年的霜降有些特殊。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拉尼娜状态即将形成,今冬我国北方、西南、华中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这意味着,寒冷可能会来得更早,冬意可能更浓,需要我们提前准备。” 2. 健康防护重点 · 画面:展示保暖衣物、热食、泡脚等生活场景,演示关键穴位按揉方法。 · 旁白:“昼夜温差拉大,是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 提醒: · 暖身:霜降是“秋冻”的终点,尤其要做好腰腿部与足部的保暖。“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