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哈喽,我是在乡村开民宿的圆圆, 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这是我们隔壁四坪村的水稻梯田,离龙潭村只有几分钟车程。 好美啊, 但我脑子里会出现一个疑问 . 是哪位穿着动物皮毛的祖先发现水稻是可以吃的呢? 我查了一下 ,根据国内的考古遗址,2万多年前 , 祖先们因为寒冷气候原因, 需要寻求更多食物后来发现了可以食用的野生水稻. 一万多年前 被驯化的水稻已经成为我们华夏文明的粮食作物。 想一想啊,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距离现在也就5000年左右。 水稻呢,在这万余年来,总是弯腰低头, 从野生植株变为农耕文明的基石, 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多少王朝更替,无数沧海桑田. 水稻总以谦卑的姿态,撑起了华夏文明的传承。 这样看来,每一粒小小的稻谷, 都是文明的星火,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挥洒的每一滴汗水, 都是华夏文明坚韧的底色。 我之所以拍今天的视频, 是因为前两天,我一岁十个月的女儿在村里第一次触摸稻谷时, 兴奋得跑来跑去, 夕阳下的她似乎听到远古的某种召唤, 像个小精灵,那是生命最初的悸动。 所以,大片的水稻,不仅是秀丽的风景,更是流淌在我们华夏民族血液里的乡愁, 是自然对生命的召唤,也是多少人奔跑在田间里的挥之不去的自由。 所以,欢迎你们来我们这,看看山水,看看稻田,闻闻泥土和青草的芳香, 共赴一场人与自然的永恒约定,在乡间的晨昏暮霭间,找到最初的宁静。#乡村振兴#稻田#治愈 #记录生活#乡村生活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25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