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南阳府衙新莽铸钱作坊遗址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发掘。经过三次发掘,出土较多珍贵文物。这些发现再现了汉代南阳手工业繁荣发展的面貌。 2018年第一次发掘,主要发掘了汉代遗迹,有灰坑、陶窑。出土大量钱范残块、铜渣、兽骨、陶片,少量铜钱、铜浇道、铁器、草木灰,还有铜砝码、铜车马器饰件、泡钉、铺首、坩埚残片等。钱范为夹砂红陶,“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两种,均为西汉末年王莽铸造的。有的钱范上有文字:“始建国元年三月”和“后钟官工褒造十一”。 “始建国元年三月”,公元9年。“后钟官”,汉代铸造青铜器的官方工厂。汉代铸造青铜器的官方机构是“上林三官”,包括:钟官(主管铸造)、辨铜(主管选择铜料)、技巧(主管刻制钱范)。“后钟官”是在“钟官”之外新设的部门,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工褒”,古代实行“物勒工名”制度,这是在钱范上刻上工匠的名字。“造十一”,铸造的第十一号钱范。 遗址位于南阳府衙博物馆院内,属于汉代宛城的西南角,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西汉时除都城长安之外,“全国五大城市”为“邯郸、临淄、宛、成都、洛阳”。宛城地理位置重要、工商业发达,是当时的重要城市之一。、#原创视频 #原创作品 #历史古迹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王莽造币厂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盗墓贼惊扰的千年国宝:燕姬甗背后的政治密码 一块沾满泥土的青铜残片,静静地躺在山西省垣曲县的考古实验室里。当修复专家轻轻刷去它表面的绿锈,内壁显露出11个神秘铭文时,整个考古队都沸腾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正揭开一桩被历史尘埃掩埋了2700年的政治联姻秘闻。 2020年初春,山西垣曲县英言乡的村民发现北白鹅村东的山坡上出现了可疑的盗洞。得到消息后考古队便火速进驻,展开了长达8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在清理9座墓葬后,一件破损严重的方形青铜器引起了注意。当这件器物被送入实验室后,修复专家们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器物严重变形,表面被硬结物和铜锈覆盖,专家们只好先采用显微镜观察和X光探伤来确定其内部的结构,再经历去锈和矫正器形以及补配等复杂的工序,最终复原出了这件高约60厘米的青铜重器,谁会想到,这件后来轰动整个考古界的燕姬甗,出土时竟是一堆残片!正是考古工作者的妙手回春,才让这件千年国宝重见了天日,欢迎大家点赞来致敬广大的文物守护者! 如今,这件燕姬甗静静矗立在山西博物院的展柜中,展现着春秋时期贵族的极致工艺:其上甑下鬲的结构有子母口精密套合,如同现代的模块化设计,甑底的33个“一”字形箅孔排列规整,蒸汽通道设计的非常科学。口沿处装饰的窃曲纹如龙蛇盘绕,腹部的波曲纹似江河奔涌,底部的重环纹显得庄重而典雅。 #文脉里的中国 #青铜器 #国宝 #历史 #考古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4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