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55
伴月潭2年前
树冠羞避,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科学家首次发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广袤的森林中,一些特定树种(不是所有的树种,植物的竞争也很残酷)会有的有趣现象:“即使空间很拥挤,相邻的树木的树冠也互不遮挡,形成一个沟状的开口。感觉像是树木在互相“礼让”,各自有各自的一块空间,像拼图一样,非常奇妙。”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人认为是在风力的作用下,树冠之间相互摩擦造成的;有人认为是树木之间避免虫害互相传播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不一而足。我个人偏向于整体观,即看整片森林以及它的生存环境。这个整体蕴含着一套合理的根冠相护、异种相顾的生存意念——对,我说的是意念,也许花草树木本身自有其淡淡的古老的生存意念,或者说是感应,引导枝干生长时的趋避。这个树冠之间的缝隙,是光的通道,风的通道,雨水的通道。大树的根系以及能保护水土不至于流失的植被,都需要阳光和水。而风的作用显然也不小,空气的流动,植物的授粉,种子的传播,枝干根系的韧性锻炼,温度干湿度的调节,都需要风的参与。我说一片森林要感谢足下一片小草,毫不为过。从大角度看,万物多是相互恩惠的。人际之间也一样,过近了会带来彼此“枝干”的摩擦伤害,那些曾经紧密无间的人,后来也都摩擦出了距离。留有缝隙,以示对彼此安全感的尊重,让光进来,让风通过,让岁月流动,让一切在大自然的留白中生动起来……像树冠一样,彼此都在风中轻摆着,互有避让,互道平安……至于那些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另有一套生存法则,自有其残酷性,又有其合理性。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80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7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