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6月前
今天刷到了非常喜欢的一个女博主说:“别祝我被坚定选择,祝我跳出被爱的叙事。” 我不由得思考,那些以爱为名的规训,将女性的人生价值与“被选择”深度绑定的叙事。当祝福语仍停留在“愿你遇见良人”“愿你被捧在手心”时,我们应该去追问为什么女性的圆满,总需要另一个人来盖章认证? 农耕时代的婚配制度里,女性是“待价而沽”的财产;工业革命后,“浪漫爱”神话又为这种物化披上粉红面纱。在传统叙事中,女性的价值往往被嵌入他人的人生,这种“嵌套式生存”如同隐形的锁链,禁锢着女性得意识觉醒与自我发展。 当女性不再把“被爱”当作生存刚需,某种更本质的力量开始觉醒,我们允许关系破裂,因为自我价值不会随之崩塌; 女性主体性的本质,是承认“我”这个生命体本身的完整性。我们不要求完美,但追求真实;不否认脆弱,但捍卫边界。就像山间野花不必开成玫瑰的模样,当我们终于学会把“别人会怎么想”的忐忑,换成“我想要怎样生长”的笃定,我们会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祝我跳出被爱的叙事”,不再是对爱的背弃,而是对生命更郑重的宣誓:我的存在,无需任何人的目光来显影,我的价值,无需“被选择”来佐证。 女性主体性并非一蹴而就的静态成就,而是持续与内外压力博弈的动态过程。它需要勇气承认脆弱,也需要智慧在妥协与坚持间找到平衡。正如作家阿迪契所言:“我们教导女性缩小自我,而主体性是关于放大自我——放大你的声音、你的野心、你的存在。”#女性 #主体性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9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