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91亿的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正在大干之中! 这里是中国白酒业的祖宗——山西汾酒集团,位于山西中部汾阳市杏花村,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就是这里,诗人杜牧曾多次到访山西,在太原到汾阳的路上还写过《并州道中》一诗,有力的击碎了杏花村不在汾阳的谣言,毕竟杏花村是有史可考的六千年酿酒史,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汾清酒,《北齐书》更是为其正名,到了宋明时期,汾酒工艺日渐完备,随着晋商的足迹,开启了走向世界的征程,我们熟知的茅台五粮液是在汾酒工艺上加工而成,1915年,汾酒更是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甲等大奖,享誉全球,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国宴上喝的都是汾酒,可想而知汾酒底蕴有多么的厚重,只是随着山西能源基地的定位,汾酒逐步淡出了人民的视野,进入新时代后,受困产能、资金等原因,市场占有率一直不高,随着李秋喜董事长再次出山,汾酒开启了跨越式发展,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得到了跃升,中国酒魂的招牌再次出现在全国各地。为了进一步重现白酒鼻祖的历史荣光,汾酒集团在2022年开工建设了投资91亿的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建成后产能将达到25.8万千升,为未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打下坚实基础,整个项目位于中国汾酒城西侧,整体占地约1932亩,建设周期3年,我们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当前扩建工地塔吊林立,正在大干快上,南北直径甚至比汾酒城还要长,年初2月的时候还是桩基施工作业,仅仅六个月,整体雏形已经显现,可谓迅速。我们都知道酒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展现方式,俄罗斯的伏特加、法国的拉菲、日本的清酒以及韩国的烧酒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在品酒的同时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随着我国国力日渐增强,文化输出的爆发将是必然的事情,作为我国白酒鼻祖,清香代表,相比酱香口感更柔和,结合汾酒近千年的对外输出历史,更容易让全球70亿人所接受,我相信,只要严格把控质量,潜心提升口味,逐步打造适合全年龄段成年人的酒品类,纵横千年的中国国酒一定会再次回到与其底蕴相匹配的地位上!华夏5000年看山西,品汾酒一定不能缺席!#汾酒 #汾酒杏花村 #山西 #汾阳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6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5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1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国家级 “千年古县” 魏县要撤县设市?能改叫 “魏州” 吗? 最近好多人都在聊: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国家级 “千年古县” 的魏县,要是推进撤县设市,到底能不能把名字改成 “魏州”?这事可不能凭感觉定,得从政策、历史、现实三个维度捋清楚,毕竟不是 “想叫啥就叫啥” 那么简单。 国家对 “千年古县” 的地名有啥硬性规定?民政部早有明确要求:“做好千年古县、千年古镇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随意更改老地名”。这可不是随口说说,既是国家对地域文化根脉的珍视,更是行政区划调整时必须守住的底线。那 “魏州” 这名字到底能不能用?咱们先从历史记载里找真相。 从权威史料来看,“魏州” 的核心关联地其实是今大名县,这有明确依据。《旧唐书・地理志》里写着,北周大象二年(580 年)设魏州后,它的行政治所长期在贵乡县,也就是现在的大名县东北;到了唐代,魏州是河北道的重镇,管着 13 个县,当时的魏县只是它下辖的一个县;北宋时成了陪都,史称 “北京大名府”地位更高,但魏县依然归它管。这种州辖县到府辖县的关系,从唐朝到清朝延续了上千年,是历史定下来的客观事实。就算有人提战国 “魏武侯别都” 的说法,《大名府志》和考古研究也明确了,相关遗址在大名县魏城村一带,跟现在的魏县县域没直接地理关系。所以从史料考证来看,“魏州” 的文化标识,是和大名地区的历史脉络绑在一起的,这不是主观判断,是史实。 魏县的 “千年古县” 身份是咋评上的? #魏州 #大名府 #大名 #魏县 #创作者扶持计划 @DOU+小助手 @DOU+上热门 @大名发布 @魏县融媒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