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
1962年,中印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为何归还中国土地? 有人说,国家之间的领土问题,寸土必争,怎可能轻易归还?但我不这样认为。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主动归还中国580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这一举动在国际关系史上极为罕见。为何巴基斯坦会做出如此决定?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克节朗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印度第七步兵旅被全歼,达旺等地被中国军队控制。这一战役不仅震惊了印度,也引起了巴基斯坦的高度关注。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的办公室每天都收到关于战争进程的加密电报。印度军队的溃败让巴基斯坦看到了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 战后,巴基斯坦主动与中国接触,提出解决边界问题。1963年3月2日,中巴双方签署《中巴边界协定》,巴基斯坦将喀喇昆仑走廊划归中国,而中国则承认坎巨提地区归属巴基斯坦。这一协定不仅解决了两国的边界争议,也为中巴友谊奠定了基础。 此举并非简单的领土交换,而是巴基斯坦在复杂的地缘政治中寻求战略平衡的体现。面对印度的压力和美国的不可靠支持,巴基斯坦选择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这一决定在当时被视为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 网友评论道:“巴基斯坦的这一举动,展示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智慧。”确实,国家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时机,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 今天,中巴两国的友谊被形容为“比山高、比海深”,这段历史正是其坚实基础。巴基斯坦的决定,不仅改变了地缘格局,也为后来的中巴合作开辟了道路。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间的关系需要智慧与远见。巴基斯坦的选择,正是这种智慧的体现。#巴基斯坦 #喀喇昆仑走廊 #克什米尔 #坎巨提 #内容启发搜索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63
00:00 / 06: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1
从喀什到这里,一共160公里,这个就是帕米尔高原上著名的白沙湖。从喀什到塔县,这是一条融汇了深厚人文底蕴和壮丽自然景观的高原之路。这条国道314公路,既是中巴友谊公路,又叫喀喇昆仑公路。它被誉为帕米尔高原上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的文明之路。 白沙湖就在314国道旁。相传白沙湖是仙女打翻的脂粉盒,白沙为脂粉,湖水为镜面。玄奘当年曾经经过这里,《大唐西域记》说这里“沙碛(qi)茫茫,聚散随风”,应该就是描述白沙湖周边地貌。 湖边的白色沙山是塔里木盆地的沙粒,经过数万年强风搬运堆积而成。沙粒的成分是石英和长石,在阳光的照射下,因而发出银白色的光芒。 白沙湖原为天然湖泊,1970年代修建布伦口水电站形成水库。湖水因为水中的矿物质与光线折射,而呈现出迷人的蒂芙尼蓝和翡翠绿。 连绵十余公里的新月形沙丘,与湖中的雪山倒影构成“一半沙漠一半海水”的奇观。 据说,冬季的时候湖面结冰,冰层裂纹就像抽象画,而沙丘上的雪,连同远山的雪顶冰川和灰色山体,构成了一幅极美的水墨画。春秋起风时,沙粒沿湖面流动,形成“流沙鸣唱”的自然音律。我们自驾前往北岸,这里是白沙湖的精华所在。可惜的是,今天喀什一带沙尘暴严重,山水逊色不少。虽然如此,这一颗帕米尔高原上的翡翠还是让我们惊叹不已。#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白沙湖 #南疆 #喀什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4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