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97
00:00 / 1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 ——见证东莞图书馆20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传承许久的治学名言,让“苦”成了学习的固有标签。但在我眼中,这更像是对学习内核的一种曲解——学习的本质,从来不是被迫承受的苦役,而是一场因好奇而起、因探索而乐的旅程。 若始终以“苦”定义学习,只会让学习者陷入被动的困境。当面对知识时,心中先存了“这是件难事”的预设,便很难生出主动探索的兴致,久而久之,不仅会丢失从学习中获取快乐的能力,连本该有的效率也会一降再降。这背后,往往藏着两种问题:要么是所学内容与自身兴趣相悖,如同强按牛头饮水,自然难有滋味;要么是带着过重的功利心出发,把学习当成“达成目标的手段”,而非“感受世界的途径”,心态偏了,学习便成了沉重的包袱。 正因如此,我更愿将这句名言改写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勤”依然是攀登书山、航行学海的根基,没有踏实的付出,再美的风景也只能远观;但“趣”才是那艘能载我们破浪前行的舟楫——比如英语,它能让我们为了听懂一个英语长难句而反复聆听,不为考试,只为解开谜题的畅快;能让我们为了说出一段外文诗歌而查阅资料、反复诵读,不为分数,只为用语言传递文字背后的情感。 而当学习剥离了兴趣的底色,只剩枯燥的坚持与功利的追逐时,或许我们该勇敢地停下——如果感受不到探索的乐趣,请放弃或者暂时放弃。不必因“坚持”的枷锁勉强自己,短暂的抽离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找回学习的初心:当我们不再为“必须学会”而焦虑,反而可能在放松后发现真正的热爱,或是找到让知识变得有趣的新方式。 当学习以兴趣为驱动,以理想为航向,少一些功利的算计,多一些纯粹的探索,“勤”就不再是枯燥的坚持,而是向着热爱奔赴的热忱。如此,我们才能在书山学海中,既稳步前行,又乐在其中,最终抵达学有所成的彼岸。 #勤奋 #探索 #学有所成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7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