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0
我国试爆第一颗氢弹的珍贵影像:330万吨当量高空引爆,场面震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我国积极研制“两弹一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1967年6月17日,携带我国研制的第一颗氢弹的轰炸机腾空而起,飞向预定实验空域。 上午8时左右,飞机到达预定实验空域后完成投弹。氢弹打开减速伞,按照预定弹道缓慢下降,它将在距地面2900米的地方爆炸。 指挥部内,地面引导员紧张地注视着下降的氢弹,不断倒数着计时。 地面上的观测人员穿着防护服,早已在安全距离外架设好了各种观测设备,全身心记录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一切准备就绪。……震动世界的时刻来到了。”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随着引导员一声“起爆”的播报,骤然间,闪光万丈,碧蓝天空涌现出一个烈焰翻腾的大火球。图片左上方的太阳顿时也失去了光芒,场面极度震感。 火球不断翻滚着,变幻着姿态,越来越大,越来越绚烂,仿佛夜空中盛开的花朵。 不多时,火球消失,一个蘑菇形状烟云上升。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颗330万当量的氢弹爆炸成功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多,而我国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美国第一颗氢弹当量很小,苏联第一颗氢弹当量只有40万吨,而我国这次实验成功实现了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百万级聚变当量的预期目标。这再一次证明,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办到!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29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9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54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
Soledad1年前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指的是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新疆罗布泊发生的事件。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工业,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要保障。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国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1955年3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向全党发出要“钻现代化的国防”“钻原子能”的号召。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 研制原子弹任务十分艰巨,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用计算尺、算盘进行理论计算工作。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1964年1月,高浓铀235研制成功;5月1日,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加工出合格的原子弹部件;6月6日,青海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成功进行了一比一模型爆轰试验。 -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59分40秒,在新疆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主操作员韩云梯按下了按钮。一个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随后,火球与地面冲起的尘柱连成一体,形成极为壮观的蘑菇云。防化学院原院长苗汝坤等7名战士在第一时间冲进了蘑菇云进行核实。最终确认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确确实实爆炸了。 - 国防方面:极大地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其他国家不敢轻易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 - 国际地位方面:中国从此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 外交方面:外交上更加独立自主,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争取了更多的主动权。 - 科技方面:证明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能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为我国后续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原子弹 #邓稼先 #科技强国 #历史 #两弹元勋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3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66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