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样一个普通的夜晚,我打开了一直放置在我卧室顶处那个沉甸甸的箱子,发现小时候爸爸给我拍的一些珍贵的刻在DVD光盘里的照片、胶卷和录像带,这些都用防火材质的保险箱装起来了。安置这些影像资料的蓝色箱子很丑,和我卧室的装修风格与颜色完全不搭调,我曾数次和他吐槽为什么要突兀地放在我衣柜的最上方,他只是摆摆手说“你以后就懂了”。由于种种原因,我从未真正开启过这个收纳箱,今天我搬来了家里最高的凳子把它取下,一点点翻阅着,就好像和我的童年在对话,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无数个小小、鲜活的我被定格在这些光盘里。 十几年前,还是2004、05年,那时候深棕色的老式胶卷很贵,一卷只能拍32张,只有等到在照相馆曝光后才能看到成片真实的样子,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全部搞为废片。更别提摄影师按下快门和捕捉被拍者之间存在时间差的问题,给有所准备保持纹丝不动的成年人拍摄都费劲。可是他却选择用这种“困难模式”去拍婴幼儿时期活泼好动的我,很多时候32张里一张出片的都没有,钱都“打水漂”了。可是这样的条件下三岁以前我的照片却有厚厚数不清的几摞几大本。再后来条件变好了,买了拍录一体的摄影机,在那个年代俗称“DV”,大概要花当时一名普通职工将近半年的工资,更别提那个年代仍处在以解决温饱为主的社会背景下。本来生养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按照通货膨胀因素来算,难以想象我的父亲为了这台价格不菲的“奢侈品”放弃了多少、又咬牙了几次。这台DV虽然体重不轻,内存有限,根本和现在科技飞速发展下主流推崇的轻薄便携的智能手机无法比较,他却从不在意“浪费”内存和考量成本,不在乎手酸和胳膊疼,一拍就是几十分钟、只为定格我的一举一动、把女儿的片刻化为永恒。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时间轴的坐标上留下应有的痕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拍摄方式和摄影设备更新迭代,连主要矛盾都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远非之前“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些物件不仅见证着我这个00后的童年,也见证着一代人生活方式与条件的转变,后来,父亲很少给我用相机拍照了,出门旅游也再也不会扛着厚重的摄影机努力捕捉机位和光线了,但我仍将这些穿越时光的礼物视若珍宝。#录像带 #千禧年 #梦核 #老视频 #童年回忆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82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5
00:00 / 06: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30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7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