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跨越天堑 贵州世界第一高桥建造过程(9月28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 大家好,今天分享一个刷新世界纪录的超级工程世界第一高桥。 9月28日正式通车,贵州新地标亮相。 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建设过程。 2013年 项目立项勘察 面对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峡谷风场复杂的难题,勘察团队徒步30余公里,采集200余组地质样本,终于摸清了乔治脉搏。 次年 主墩开工建设 370米高的主墩要在陡峭崖壁上施工,建设者们创新采用液压爬模技术,日均浇筑混凝土150立方米,成功克服了高空、强风和温差的难题。 2015年 钢绳梁架设启动 采用蓝锁吊装工艺,单段钢绳梁重达120吨,相当于80辆轿车。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每段对接误差都控制在小于5毫米的范围内。 2016年 主桥合龙时刻来临 历经72小时连续作业,南北岸钢索梁精准对接,峡谷上空天堑变通途,创下了世界山区高桥合龙精度的记录。 2017年,核载试验验收 300辆满载沙石的货车分批次驶上桥面。经过72小时浸载动载试验,桥梁各项指标均超设计标准,获得了健康通行证。 今日,这座桥面距谷底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的世界第一高桥,正式通车运营。 驾车跨越仅需8分钟,彻底结束了两岸民众翻山3小时的历史。 它不仅成为贵州,连接外界的新地标,更见证了中国山区桥梁建设的技术突破,展现了中国基建的硬实力与精神力量。 #世界第一高桥 #花江峡谷大桥 #中国桥梁 #来贵州见证世界第一高桥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特大桥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花江峡谷大桥:串联黔中美景,激活两地发展新引擎 在六安高速关岭至贞丰段的崇山峻岭间,花江峡谷大桥正以“超级工程”的姿态跨越天堑。它不仅是打通区域交通的硬核枢纽,更像一条充满活力的“金丝带”,将安顺与黔西南两地的发展潜力紧密相连,为沉寂已久的黔中旅游版图注入强劲动能,让散落的山水明珠得以组团闪耀。 过去,受限于山地阻隔,安顺与黔西南的优质景点如同散落在玉盘的珍珠,难以形成联动效应。而大桥的通车,将彻底改变这一格局,实现“串珠成链”的旅游新格局: - 黄果树瀑布(安顺):作为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群。汛期时,宽达101米的水幕从77.8米高的悬崖倾泻而下,轰鸣声震耳欲聋,水雾在阳光折射下形成的彩虹,宛如连接天地的彩桥,尽显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 马岭河峡谷(黔西南):这条由地壳运动切割而成的峡谷,有着“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之称。谷内发育出100余条瀑布,有的如银练垂挂,有的似猛虎咆哮,钙化岩壁上布满奇特的褶皱与纹理,乘竹筏顺流而下,能近距离感受“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坐”的诗意。 - 万峰林(黔西南):这里是中国喀斯特地貌的“活化石”,3000余座锥状山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坝区之上。春季油菜花海与峰林相映,秋季稻田金黄点缀山间,山下布依族村落炊烟袅袅,构成一幅“峰林绕村寨,村寨嵌田园”的绝美画卷。 - 万峰湖(黔西南):作为云贵高原上的“高原明珠”,它的湖面面积达816平方公里,相当于76个西湖。湖中有上千个岛屿与半岛,湖岸线蜿蜒曲折,不仅是全国知名的“野钓天堂”,乘船游览时,还能欣赏到“峰随湖动,湖映峰影”的灵动景致。 - 云渡服务区:它打破了传统服务区的功能局限,以贵州少数民族建筑风格为设计灵感,将苗族银饰、布依族蜡染等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细节。服务区内不仅提供餐饮、休憩服务,还设有地域文化展示区,游客在此既能补充旅途能量,又能提前领略黔中民俗风情,成为旅途中的“网红打卡站”。 当这些各具特色的景点被花江峡谷大桥串联,一条涵盖“雄奇瀑布、幽深峡谷、田园峰林、高原湖泊”#横竖世界第一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 #贵州旅游 #旅游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