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隐翅虫科普 遂平县疾控中心主治医师 张二敏 近日,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引发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隐翅虫。 隐翅虫外形细细长长,红黑相间,头尾都是黑色,虫体各段都含有毒素,呈强酸性,腐蚀性很强,接触到皮肤会引起隐翅虫皮炎。令人产生瘙痒、刺痛和灼烧感,皮肤上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红斑,水泡或脓包。消退以后容易结痂或留疤。 隐翅虫飞到人身上一般不会直接叮咬皮肤,但如果挤压,摩擦虫体,虫子就会分泌强酸性毒素。对人体皮肤造成损害,因此,如果隐翅虫落在皮肤上,可以将其轻轻吹走或者抖落。 如果不小心将毒隐翅虫拍死在皮肤上,第一时间用大量肥皂水冲洗,如果在眼睛旁边用清水冲洗即可。 清洗后不要涂抹酒精、碘伏、牙膏和各种“偏方”等,不要抓挠患处,避免二次感染。 后续依然感觉不适,症状严重者要尽快就医。 预防毒隐翅虫上身,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保持室内干燥,防止隐翅虫滋生,家中不要使用过强的灯光,给门窗安装细密的纱窗,防止隐翅虫飞入,睡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以免无意压死它而接触到毒素。采取驱蚊虫措施:如喷杀虫剂可杀死屋中的隐翅虫。 如果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记住千万不要用手拍!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