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问:“自考要是瞎写,到底能不能过?”你觉得你随便写写,阅卷老师真看不出来吗? 别急,我还真有一套验证过的“应急写作法”——哪怕遇到完全不会的大题,也能帮你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数。 不过开始之前,你得先重视一张大多数人考试时会忽略的纸:草稿纸。 为什么要用它?怎么用?我接下来会结合两个核心公式,一步步告诉你。 先讲自考阅卷老师最常扣分的两种情况:一是卷子空白,二是字迹太乱。所以记住,写满永远比空着强。要是你能用好后面两个公式,哪怕对内容一知半解,都有机会拿到大题一半的分数。 第一个公式是: 科目语言 > 胡编乱造 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你,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学会“抄”——不是瞎抄,而是有选择地抄阅读材料、选择题题干,甚至案例内容。因为这些都属于“科目语言”,是专业表达。 你说这会不会驴唇不对马嘴? 注意,我这说的“抄”,不是机械照搬,而是“有策略地借用”。真正要做到的是让科目语言压过胡乱编写,而这就需要第二个公式来配合,让老师一眼就觉得——“这个学生学过”。 第二个公式是: 学术框架 > 科目语言 你知道吗,很多阅卷老师其实是在读研究生,他们头脑中天然带有“学术思维”。所以你答题,最好用“总分总”这种三段论结构,他们一看就顺眼。 那把这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具体怎么操作呢? 比如一道大题里有“资本周转”和“剩余价值”这两个概念,你完全不懂,怎么办? 第一步,先在草稿纸上,根据字面意思强行解释这些概念。别管对不对,目的是找思路。 第二步,把你得出的初步结论也写在草稿纸上。这时你已经有了基本答题方向。 第三步,用“总分总”结构列大纲: · 总: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理解; · 分:分两到三点展开,每一点如果写不出,就去材料里找相关内容,但一定穿插刚才那两个关键词; · 总:最后一句话总结。 这时候,你已经组织出一段看起来挺专业的文字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它清晰、整齐地抄上答题卡。 老师阅卷时,每份卷子平均只看30秒到1分钟。看到你卷面整齐、内容写满、结构清晰、语言专业,第一印象就会觉得“这学生是学过的”。尤其在疲劳批卷的后半段,很容易凭直觉给分。 小自考里,这样的答案经常能拿到接近满分;大自考即便遇到老师细看,你也已经做到了“形式上不丢分”。 记住,考试不只是考懂不懂,更是考你“会不会表达”。用好草稿纸,用好这两个公式,哪怕内容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5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5: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