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巨杉》从骨架到成景 全程高能 森林景构景设计 纯干货教程 #森林景草缸 #开缸 #造景 #草缸维护 #除藻 一、自然原型的地理特征与美学特点决定了基础构图 巨杉分布于内华达山脉西侧海拔1500-2500米的坡地,是地球上体积最大最粗的树,基部膨大呈显著锥形。老米另一个作品《红杉》的原型则是地球上高度最高最挺拔的树,分布于海岸雾带。 如何去体现巨杉的“地表最粗+山地树种”特性?若直接把巨杉做粗,就失去了杉树基本的挺拔美感。所以不得已才选择了有人工痕迹的“小路”去当巨杉参照物以衬托粗壮,同时站位后撤也能框入明显的地形起伏。突出巨杉“最粗+山地树种”的特性。 而《红杉》则是抵近仰拍→凸显高耸且框选范围小地势起伏不明显,突出红杉“最高+海岸”的特性。 二、逻辑才是创作,而流程只是操作 大量水杉树苗严苛选型、拼接修型、丙烯遮瑕。这部分是边做边想所以没录下来。 1、自然地理规律:“地形水文植被”三要素的整体性,不能臆想堆砌当“造物主”,还必须做出显著的地域特征体现差异性。 2、风光摄影风景油画:“要素框选、站位代入、广角畸变、纵横垂三向延伸、水草与骨架虚实配合、色彩光影、情绪调动、立意哲思”。 三、配草以拟形为主,兼顾光肥匹配和易维护性。——字太多先截屏 1、品种和布局:前景点缀塞黑木蕨拟小树,全缸撒大三角拟灌丛与美洲剑蕨,树杈挂大三角拟树冠的细枝叶,远景小宝塔拟虚化的树和密林背景绿幕。(新手最爱的半红半绿要注意:若是平坦底床就用筒灯对准红草堆,若是立体骨架就上红下绿长条灯;栽红补颗粒肥,粘红补液肥;全红就强光足肥足碳,全绿要半泥半砂中等光照不加碳)。 2、剪草难度:不用伸手进树杈。 “近疏远密、近光远杈、 近处倒树 /小路水道”的骨架布局正好方便水草“前景剪低、后景留高”,前景有很大下手空间,远景高草是拟密林背景绿幕和树冠细枝叶,横出去十几公分时贴水面剪即可,长镊复种也无需伸手进树杈;树杈莫斯直接拽,拽多再挂也简单; 3、剪草频率:催长的逆向操作就是控长,阴性草半泥半砂不要追肥,60缸30瓦4-6小时且无碳,少剪少复种适当老化更符合原始森林风格。 4、控藻维护:“基础设置做到光肥匹配,让健康且大规模的水草遮光吸肥压制藻”,那维护核心就剩定期换水了——初期肥最盛但草未丰,三天一换可有效减少绿尘藻,一个月后每周换,三个月后十天换,后期肥降而草无恙更省心,能拖更久但新手别学。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3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