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5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5: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2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她正在探索这个世界哎🧐 吃饭的时候,南瓜米糊滴到了手上。 她惊奇的发现粘性食物聚合分离的时候会发出bia~bia~的声音,然后认真的玩了好久。以前如果我看到米糊滴到她手上会很紧张,因为很快她就会抹的到处都是。直到我看到一篇科普帖子《她不是在捣乱,而是在探索世界》 婴幼儿的大脑思路并非成人式的“逻辑思考”,而是基于本能探索、感官体验和情绪驱动的“直球式反应”,核心是“认识世界+确认自己”。 “感官优先”的体验派:他们通过“看、听、摸、尝、闻”认识一切。看到会动的就想抓,拿到东西先塞嘴里尝味道,听到奇怪声音立刻转头——对他们来说,“用身体感受”就是“思考”的全部。比如,把遥控器啃得湿哒哒,不是调皮,是在通过“味觉+触觉”研究这个“方方正正会发光的东西”。 “情绪至上”的行动派:没有复杂的“权衡利弊”,只有“我想要/我不开心”的直接表达。饿了就哭,看到喜欢的玩具会爬着冲过去,被陌生人抱就瘪嘴——情绪是他们行动的唯一“指挥棒”。比如,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因为积木没搭好就哭,不是“脾气差”,是还不会处理“想做好但做不到”的小挫败。 “重复即学习”的实践派:对喜欢的事会无限循环,比如把杯子里的水倒出来又装回去、反复开关抽屉、听同一首儿歌几十遍。这不是“无聊”,而是他们在通过“重复操作”确认规律:“哦,原来每次按这个按钮,灯都会亮!”——重复是他们构建“世界规则”的方式。 简单说,婴幼儿的“大脑思路”就像一台好奇的小探测器,只关注“眼前的新鲜事”和“当下的舒服与否”,用最直接的方式和世界“打交道”。#带娃日常 #父母课堂 #可爱的小手手 #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思维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