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恼羞成怒的“尬”与“囧”》 有时候我明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对,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明摆着的。我也接受不了别人当面指出来。在恼羞成怒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能说出那些强词夺理的话来。 细细体会“恼羞成怒”。这是一种特别“囧”和“尬”的情绪,带来的“挫败感”让人愤怒。它是一种双重打击,除了证明我是弱小无能的,还把自己的“羞耻感”暴露无遗。所以“恼羞成怒”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把它理解为 “自尊心在受到公开打击时的紧急自救”。 其实我内心已经隐约意识到自己错了(自我认知),但与此同时,我的自尊心希望维持一个“我是能干的、正确的”良好形象。此时,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不足,就像用一面镜子,把我不想面对的“错误自我”清晰地照了出来,对我的自尊构成了直接威胁。 我感到羞愧(因为确实错了)和尴尬(尤其是在他人面前)。这两种情绪非常痛苦,尤其是对于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来说。为了逃避这种痛苦的羞耻感,大脑迅速启动防御。既然无法否定犯错的事实,我潜意识里自然就会否定别人指责的合理性,或者转移矛盾。 我无法化解本该向内观察的“羞愧”,便迅速转化为向外攻击的“愤怒”。通过发怒,我会恢复控制感: 在感到自尊失控(丢脸)时,愤怒让我重新获得了一种力量和掌控感。 恼羞成怒,是脆弱的自恋为了逃避羞耻感,而用愤怒作为铠甲,进行的一场本能防卫战。它保护了我们一时的不适,却阻碍了真正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认识到这一点,就是改变的开始。当你再次感到那股血气上涌的冲动时,可以先在心里喊停,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羞愧了,提醒自己。对方指出的问题,是不是有道理的?承认这个错误,真的会让我一文不值吗?” 通过这种方式,用理性的“成年人”去安抚那个受了伤的“内心小孩”。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93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69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