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天津作为北方新思想、新运动的一大摇篮,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民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几十年间,天津拥有了1200多家工厂,形成了纺织、化工、冶金、机械、印刷、食品等工业门类,逐步成为北方实力雄厚的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华北的经济中心,北方的重要贸易口岸,成为北方重要的纺织中心。1919年,在时代浪潮的号召下,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之一的周学熙筹建官商合办的华新纺织公司,以天津为基地,率先建设天津“华新纱厂”,奠定了华北纺织业的基础。天津华新纱厂只纺纱不织布,生产的“五子牌”纱迅速占据了华北地区市场。大获成功之后,他又在青岛、唐山、卫辉陆续建立三个纱厂。他的子侄周志俊认为周学熙的骨子里一直是以兴办实业为荣的民族实业家:“对兴办工业,别具兴趣,遂谋生产之道,以为久居之计。”1934年,日商钟渊纺绩株式会社以卑劣的手段低价收购天津华新纱厂,并改名日本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第七工厂,即公大七厂。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加紧军事部署,准备全面侵占华北。天津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自然早就在日军的视线里。公大七厂地近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而天津总站作为铁路枢纽,是日军争夺和退守的重要基地。公大七厂自然也就成为了给日军提供后勤保障的基地。当年,驻守天津的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副师长、兼天津市警察局局长李文田决定主动出击,在日军大举增兵到来前,率先将驻津日军消灭。29日凌晨,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和天津保安队突然兵分三路,进攻日军。独立二十六旅和天津保安队 200多人进攻公大七厂,迅速占据并破坏了发电机房。当天下午,日军动用飞机对天津城进行轰炸,各股部队陆续收到撤退命令。7月30日,天津正式宣告沦陷。公大七厂保卫战,抗日战士牺牲在厂内的共计86人,日本人死了34人,可谓惨烈悲壮至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公大七厂,改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七厂。“中纺七厂”在工厂西北门外,为牺牲的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和保安队的86名抗日烈士修墓建碑。解放后,“中纺七厂”改为天津印染厂,后为天津国印纺织有限公司。天津印染厂早已不复存在,仅存的一座老建筑——斑驳的内外墙上还能见到当年战士们惨烈战斗留下的弹孔。天津河北区已计划在此处建一座博物馆,而这座老建筑和天津的这段烽火往事,值得让更多的人传颂铭记。#城市随拍#点赞天津#华新纱厂旧址#文物保护建筑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1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5: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8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3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