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太史易1周前
25年10月23日 九月初三 乙巳年 丙戌月 乙丑日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4日之间。就中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在中原地区可早晨开始出现晨霜,代表昼夜温差变大,地表温度降至零度,形成霜冻。 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古人曾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霜降时,豺狼捕获猎物后,将猎物陈列在地上,然后吃掉。这就像人类用收获的新谷祭祀上天一样,豺狼这样的行为好像在感恩天地“赐予”了它们食物。 继一月雨水獭祭鱼和七月处暑鹰乃祭鸟之后,豺狼也开始了一年里的黄金捕猎期,古人把动物大肆捕杀的行为作为狩猎季节开始的参考。《礼记·王制》记载: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 二侯,草木开始枯黄败落,叶落归根。树木和种子将在严寒中等待来年春天的召唤,《礼记·月令》: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草木黄落后,便可进山砍树,伐薪烧炭,砍伐树木收集树叶都比之前更容易,且对树木影响最小。 三候,蛰虫开始冬眠,立春后开始蠕动僵硬的躯体,在惊蛰时,启户而出。《礼记·王制》载:“昆虫未蛰,不以火田。”“田”是打猎。蛰虫冬眠之前,打猎时不可以放火焚烧草木驱赶野兽,以免烧及蛰虫,影响生态平衡。 霜降时节,地温降到凝华状态,地表上的农作物基本上都不再生长,因为地表空气越来越干燥,水运动不向上,而逐渐深入到地下。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就是这原因。 而地下的根茎类植物也到了收获的季节。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因为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根茎类植物都要逐渐被冻失水,影响口感,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种储存能量在冬季不断失水空化的结构,恰恰是它们应对冬季的生存之本。 顺天时而采收渔猎,是对客观自然的利用,而对事物的利用则往往要利用它的某一个状态,实际上是对事物的割裂和改造,这种不同就在于天时是不可逆的,而万物可以更易。在大的趋势中不要试图逆势而行,但是在具体的事物事件处理中,则不要拘泥在它表现出来的一面,可以顺用,可以逆用,可以取上,可以取下,差别只在于你对这个事物的理解。 #霜降节气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7: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1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8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5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5: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