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15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四乐章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创作于1803-1804年,此时贝多芬正经历着人生最黑暗的时期——耳聋日益加剧,几乎无药可治。1802年,他在“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中表达了极度的绝望。但最终,他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选择“扼住命运的咽喉”,将个人的悲剧性抗争升华为不朽的艺术。《英雄交响曲》正是这种“通过艺术战胜苦难”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英雄》在规模和结构上全面超越了海顿、莫扎特确立的古典交响曲范式。第一乐章规模空前,音乐评论家曾形容这个乐章“长得无边无际”。乐章打破了古典时代的和谐美感,充满了冲突与张力,成为一个充满激烈斗争、复杂对位和惊人转调的“战场”,展现了英雄奋斗的艰辛历程。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是贝多芬交响曲最著名的慢板乐章之一。这是交响曲中首次引入“葬礼进行曲”作为慢板乐章。它不再是宁静优美的柔板(Adagio),而是一首庄严肃穆、充满深切悲痛的挽歌,为悼念逝去的英雄。在第三乐章,贝多芬用急速、奔放、充满活力的“谐谑曲”取代了典雅宫廷风的小步舞曲。这个乐章如同风暴后的喘息,充满了生命的躁动和不可抑制的能量。这里分享的第四乐章终曲,是主题与变奏的杰作。乐章基于贝多芬早先为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创作的一个简单主题。贝多芬通过一系列极其丰富、充满想象力的变奏,将这个主题幻化成赋格、进行曲、慢板沉思乃至狂欢般的终曲。整个乐章抑扬起伏,激烈时排山倒海,舒缓时春风和煦,虽不是贝多芬最引人注目的乐章,但也可听性极强。本视频是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1971年版。#古典音乐#交响乐#贝多芬
00:00 / 1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5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44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
00:00 / 0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