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75
00:00 / 08: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3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66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8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7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2
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 #传统文化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对待学问所持的一种态度,也是其要求他的学生应当遵循的一条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有了这种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知识。不但要有老实的态度,同时他认为我们还应具有不耻下问,向他人请教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取广博的知识。 孔子第一次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祀祖先的典礼,因为对于许多礼仪,孔子都不明白。因此孔子不停地向身边的人,这是什么礼仪?它表示什么意思?下一步该做什么?孔子把凡是他不清楚的每一个礼节都问了,弄清楚了。有的人不仅不为孔子的这种学习态度所感动,反而在背后嘲笑他:“还给别人当先生呢?连这些礼仪都不懂,还什么都要问,真是不以为耻。” 孔子听了这些议论,坦然地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对于自己不懂、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个明白,弄清楚,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方法。”孔子除了重视书本知识以外,也注重吸收别人的经验。他主张多听别人的意见,择善而从。另外,孔子也注意吸取别人以及古代的知识,重视实际材料和证据。 由于孔子的不耻下问和他那种老老实实做学问的态度,他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出处】 成语“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不以向比自己差的人学习为耻辱。指虚心向别人请教、学习。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今天的成语故事时间到~ 这次我们聊超有警示意义的「鼠目寸光」,这个用来形容人目光短浅的成语,背后藏着的道理,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该好好听听!相传古时候,有个地主特别贪心,却又目光短浅。他家里有一片肥沃的田地,管家建议他种上果树,虽然前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但几年后就能枝繁叶茂,收获源源不断的果实,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财富。可地主却不这么想,他觉得种果树太慢了,不如种上速生的庄稼,几个月就能收割变现。不管管家怎么劝说,他都坚持自己的想法,年年只种短期庄稼。后来,附近爆发了旱灾,普通庄稼因为根系浅全枯死了,而邻村人种的果树因为根系深,还能顽强存活。这个地主因为只看重眼前的小利益,最终落得颗粒无收的下场。人们就用 “鼠目寸光” 来讽刺那些只看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眼光的人。放到现在,这个典故依然戳中很多人!不管是工作中只盯着眼前的绩效,还是生活里为了一时方便忽视长期规划,短视的选择终究会限制发展。真正的智慧,是懂得放远眼光,为未来的可能性多做铺垫~每天一个小典故,都是人生的清醒提示!明天想解锁哪个成语故事?评论区告诉我,优先安排!👇#成语故事打卡 #国学启蒙 #每日知识积累 #亲子阅读 #格局提升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