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98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若与枕边人三观不合,言语不通,该如何自度?这时候,便需要老祖宗的智慧来安顿后半生了。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若能领悟水的智慧,心便能轻松许多。你看那山间溪流,遇石则绕,遇洼则填,可曾见过它硬要与顽石较劲? 如果你总想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念想,便如以身撞石,徒增伤痕。父母都难以教化的本性,你又何必自寻烦恼? 水的第二层境界,是“不争而善利”。夫妻一场,缘分让你们同舟共渡,或为分担风雨,或为共育后人,这便是彼此的利益与责任。若无法心意相通,便守好各自的本分,与其在无谓的情绪里相互消耗,不如将这份力气收回,用来浇灌自己的心田。 让你的潜能得以充裕,身体保持康健,精神日益丰盈。这实实在在的安身立命,难道不比一句虚无缥缈的“懂你”更可靠吗? 选错一人,并不可怕;选错自己的活法,才是最致命的。与其在别人的世界里强求圆满,不如在自己的心田里播种自由。 江河万里,终将汇入大海,何其广阔。当你的内在世界修炼得如大海般浩瀚时,婚姻里的那点纠葛,不过是沧海中的一粟,微不足道。 当你自己活得热气腾腾,你便是自己的光。他若愿靠近取暖,那便是锦上添花;他若选择冷眼旁观,你亦可独自精彩,光芒不减。 经典一直告诫我们要“向内求”,寻得自己真正的富足。当你活得通透了,万物皆成风景。#原创视频 #天然氧吧 #爬山 #登上山顶看美景 #住进风景里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上善若水 润物无声 老子以"上善若水"四字,在中华文明的扉页上镌刻下永恒的智慧印记。这泓源自《道德经》的清泉,穿越两千五百年时空,依然在当代人的心田汩汩流淌,滋养着被功利主义侵蚀的精神原野。水以最柔韧的姿态,在天地间书写着关于生命本质的哲学诗篇。 水之善,是润物无声的慈悲。当春雷唤醒沉睡的大地,细雨便化作天女的银针,将生命的密码缝进每一寸土壤。它从雪山之巅款款而下,在岩缝间谱写摇篮曲,让干涸的河床重获生机。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将岷江水化作千万条温柔的丝带,让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种无私的滋养,恰似母亲哺育婴孩的乳汁,不求回报却让文明之树根深叶茂。 水之智,是顺势而为的通达。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水在容器中幻化出万千形态,却始终保持水的本质。三峡大坝截断云雨时,它化作雷霆万钧的电能;江南水乡橹声欸乃时,它又成为摇曳的月光。这种柔韧中的坚持,让水既能滴穿磐石,亦能托起万吨巨轮。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流转,水用最柔软的方式诠释着最深刻的生存哲学。 在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水的品格愈发显现出超越时空的价值。它教导我们: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征服自然,而在于与万物和谐共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对抗命运,而在于在变化中把握永恒。当我们学会像水一样处世——既有滋养万物的胸怀,又有随物赋形的智慧,生命自然会流淌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意境界。这或许就是老子留给后世最珍贵的启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文化旅游 #历史品鉴 #旅行碎片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