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个。3天前
#甜不晴的精神世界 #黑土地 #垦区 要怎么介绍我的家乡呢?一般为了省事我都说我是东北的,详细点就是东北黑龙江,再详细点就是黑龙江黑河。其实作为行政区划上属于黑河的人,却没去过黑河,因为在那片黑土地上,有一个种很特别的行政区划,叫做“垦区”,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龙镇农场——它在黑河的边缘,而我无忧无虑童年所在的地方,是龙镇农场十二队。 这是二大(二伯)发在家族群里的视频。 十月底,十一月初,大雪撒在了这片刚刚经历过秋收的土地上,这片土地种出了全国最好的大豆,和品质极好的玉米马铃薯。秋收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年一茬的辛劳结束,这之后的整地才是新一轮“战斗”的开始,霜降以后土地会在很快的时间里“上冻”,要赶在上冻前完成翻地,把土下的残留的作物根系翻到上面,疏松土壤的同时带出虫卵病菌,让冬季的低温消灭他们。超大的拖拉机拉着犁驶过薄雪覆盖的土地,而后由白转黑,几条垄就翻好了。作为土地和农机养大的孩子,很惭愧我并不十分了解她,不了解翻地的流程,农机的马力,黄豆的价格,每晌的产量,只知道立秋之后早出晚归的父亲和叔伯们开着比人大几十倍的车子带给了我衣食无忧的生活,以及南下的机票。 老家的天很高很高,很蓝很蓝,感觉怎么够也够不到;地是一半黑,一半白的,是此时独有的“奥利奥”;地平线的尽头是墨绿色的树带和蓝白色的小房子,色调简单的像幅儿童简笔画,可是寥寥数笔,根本勾勒不出这片土地的厚重。 我童年的十二队早在我12岁那年就拆迁了,那会我们已经在厂部安了家,每年只有寒暑假才会回去陪奶奶,拆迁以后奶奶搬到了厂部跟我们一起生活,而那片孤独的土地被一个个钢铁铸成的粮仓所取代。前年冬天老爸开车载着我和妈妈过去那里,妈妈把家里不吃的干果糕点撒到那边的树带里喂野鸡,然后我们钻进开着暖气的车里,看着五彩斑斓的野鸡蹦蹦跳跳的衔起来吃,东瞧瞧,西看看,过一会它的伴侣也跳来了。 南下读书以后我与家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秋收的忙碌只能在手机里隔着网线遥远的传送过来,春雨过后的出芽与新生也再没机会亲眼见到。我想着过些年回北方,也许是东北,也许是靠海边的北方,只要是北,就很好了。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80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1
东北平原、三江平原示意图。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可谓是一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其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西抵大兴安岭,东达长白山脉,面积约 35 万平方千米。俗话说:“黑土广布米粮仓。”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地势平坦开阔,“一马平川”,河流纵横交错,有着松花江、嫩江、辽河等重要水系,为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带来便利。东北平原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瑞雪兆丰年”,冬季的大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土壤墒情。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工业基地,真可谓是“风水宝地”。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一片富饶而神奇的土地。这里因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流而得名,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江之水孕育了这片肥沃的平原。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沃野千里”,有着大片的湿地和沼泽,是众多珍稀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犹如大自然馈赠的生态宝库。俗话说:“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形象地描绘了这里丰富的物产资源。其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然而,曾经的过度开发也给这片平原带来了挑战,但好在如今人们愈发重视生态保护,“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三江平原正在逐步恢复它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地理知识#地图#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平原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6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