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飞火5天前
黎峰森林公园建设发起人米哥传记 黎峰故地,双峰插云,又名犁头山,丰顺八景县城祖山也。昔罹火患,荆榛塞途,樵径久绝。有乡人徐公献茂,号米哥,恸山林之芜没,感心疾体魄之衰微,乃于丁酉盛夏,荷锄持镰,披云履石,独叩苍茫。自晨及昏,由春徂秋,胼胝不息,终启天阙。 当其初,披荆斩棘,孤影蹒跚,唯闻鹧鸪啼寂;再有乡贤捐资鼓励,各志愿者响应云集,募善款以植嘉木,凿磴阶而通险巇。数年掀民间自发热潮,于癸卯年县府重视参建。八载寒暑,万亩青葱。昔时野岭焦土,今化碧浪接云;往日荒丘,竟成丹梯映日。 米哥尝创群联众,日传山林霁色于方寸荧屏;晨扫夕除,恒护磴道清明如自家庭院。设同心亭茶寮于大坷,素瓷常沸香茗;米哥喜唱歌,置歌台倚松阴,清响时遏行云。往来游者,或品茗而忘倦,或舒幽怀而放歌,莫不叹曰:“黎峰之乐,何异桃源?”米哥每见宾至,必笑脸振衣相迎,其赤诚坦荡,虽古之抱瓮灌园者不过如是。 至若乙巳八月廿七重阳前夕,米哥犹仗割草机,除芜秽,骄阳灼背,汗浸重衫。累极归途中,岂料痼疾骤发,竟殉职于青山之怀,年止五十有二。呜呼!闻者无不痛心疾首,微信抖音,无数留言纪念惋惜。昔者愚公移山,感天动地;今观米哥志业,岂让古贤?黎峰千阶,皆其心血所凝;林涛万壑,尽作悲声相应。 诗曰: 嶙嶙黎峰,有杰斯民 手持斧斤,以辟鸿蒙 心灯不灭,照彼榛丛 身化春泥,永护青松 游者履迹,皆尔勋功 清风过处,如见音容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0
无言1周前
早就听说,在贵州都匀深山里埋葬着一位一生都在逃跑的皇帝,因此有前去一探究竟的想法由来已久,今天终于得以兑现。 驾车过了匀东政府大楼的岔路边上,立着一块写有“都匀明永历皇帝陵”的牌子,这样的牌子仅过了两三块,就来到了山脚下 ,这里有一座废弃的厂房,据说是曾经的五钠厂,路上空无一人,我把车停在一间破旧的房子前 ,房子右侧的一堵断墙上,张贴有一张红底黄字的喷绘 ,上面标注有“明永历皇帝陵”,并附加有“260米山路”和“259级台阶”两行小字。沿两旁长满杂草的小路开始上山,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半山腰,路改成了用砖🧱块砌成的台阶,笔直地往山上延伸,爬了一段后,台阶换成是用方正的条石砌的了,很明显,这两处台阶修建于不同的时间,继续顺着台阶往上爬,一座较大的、孤零零的坟墓矗立在眼前,虽然它没有其他帝王陵墓恢宏的气势,但在这荒野的山坡上,已经显得卓然而立了:墓的下面用条石垒砌成了一圈,约一米左右高 ,上半部分是长满荒草的泥土,这一圈条石围了近十米长,使整座陵墓显得较大,墓碑高约2米(含基座),与不远处的坟墓明显大得许多,还是彰显了帝王陵墓的威武。 墓碑前,散落着一些人们前来祭祀时留下的物件,墓碑上,清晰地刻着“明永历皇帝陵”六个大字,此时此刻,仿佛皇帝(朱由榔)自登基那一天起,各处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样子浮现眼前……深秋时节,坟墓上枯黄的杂草随风摇曳,好像在诉说着那久远的历史,一个南明时期皇帝的一生:1646年,朱由榔登基,成为南明时期的第四任皇帝,年号永历,他的政权始终处于叛军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被迫不断转移,辗转于两广、贵州、云南等地,甚至于1659年流亡到缅甸。1662年,叛军吴三桂率清军进入缅甸边境,通过发动政变而上任的缅甸新王,将永历皇帝献给吴三桂,不久,这对悲剧父子被曾世代蒙受皇恩的吴推上刑台 ,朱由榔凛然质问:汝为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吴被问得哑口无言,面如死灰,为掩盖他的惶恐,赶紧下令,执行处决,从此,永历政权宣告结束。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尸骨被当地百姓自发收敛,草草安葬在当地,后被其忠臣(李定国部将)将尸骨从昆明秘密迁出,运到都匀,安葬在大坪高塘山。这个墓地长期不为人知,淹没在荒草丛中,直到1996年,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在反复确认遗址后,迅速筹资,将此地重新修缮,才有了今天的“明永历皇帝陵”。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故事 #宁强的神话传说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 • 大禹治水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时曾途经宁强,当时这里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大禹率领民众开山凿石,疏通河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洪水引入汉江。在宁强的嶓冢山,至今仍流传着这个传说,石牛洞石牛背上“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人们还在嶓冢山修建了禹王宫来纪念大禹。 • 石牛粪金、五丁开道传说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为吞并蜀国,命人铸造五头石牛,宣称能屙金。蜀王信以为真,派五个大力士开山辟路将石牛运回蜀国,这条道路就是后来的金牛道。金牛道从陕西勉县出发,经宁强,过七盘关进入四川广元,宁强的五丁关,相传就是五丁力士开山的地方。 • 龙头咀瀑布传说:传说有一条孽龙在人间作恶,玉帝派二郎神下凡擒拿,孽龙逃到草川子一带,由于山大谷深洞多,二郎神无可奈何。玉帝又派雷公雷母降龙,开战之时,雷鸣电闪、地动山摇,逼得孽龙无处藏身便窜出深山逃命,恰遇一山岩挡住去路,孽龙全力撞击,地崩山裂,大山被撞开一道口子,孽龙也撞死在此,于是这儿就叫龙头咀。 • 石公和石母的传说:在宁强五丁关北麓的金牛峡中,有两处奇特的自然景观,一处石窟中的罅隙颇似女性生殖器,被称为石母;另一处石窟中的钟乳石昂然挺立,颇似男人阳具,被称为石公。相传石公和石母每当夜幕降临便会在金牛峡的潭中洗浴,然后偷偷相会,直到第二天拂晓才分离。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喇嘛用禅杖敲掉了石公的阳具,从此五丁关即使夜间也通行无阻。#神话传说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