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4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9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4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动物做梦吗?半醉半醒?梦中惊醒,恍若隔世,世外桃源,源头何在 动物会做梦吗?它们的梦境里都有什么? 人类有的时候也会将自己的梦境“表现出来”——这种情况被称作“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对此给出了介绍:“在入睡时挥拳、踢腿、跳跃、跑下床去都是常见的临床表现,而且往往与梦境相符。”ICSD还表示,存在这种问题的人或者与之同床共枕的人经常受伤。 但肢体活动并非唯一研究梦境的方法。研究人员现在可以通过人道的方式在动物入睡时监测其脑细胞的神经和化学活动。 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肯维·路易斯(Kenway Louis)和马修·威尔森(Matthew Wilson)记录了老鼠大脑中海马体的神经活动,这个部位与记忆的形成和编码有关。 他们首先在老鼠穿越迷宫时记录这些脑细胞的活动,然后在老鼠入睡时观察到相同的神经活动。路易斯和威尔森发现,老鼠在走迷宫过程中和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下表现出相同的神经元放电形态。 换句话说,老鼠似乎在睡眠时梦见了在迷宫中奔跑的情景。由于结果非常明确,所以研究人员甚至能够推断老鼠在梦境迷宫中所处的位置,并与现实中的迷宫位置对应起来。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这些神经的放电形态判断它们唱的究竟是哪个音符。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戴夫和马戈利亚什便可拼凑出这些神经的所有放电形态,从而从头到尾还原整首歌曲。 随后,当这些鸟入睡时,他们再次查看古纹状体粗核的放电形态,发现这一过程并非完全随机。相反,从神经放电的顺序来看,斑胸草雀似乎在梦中唱歌。这或许说明斑胸草雀在睡梦中仍在练习唱歌。老鼠是否从主观上意识到它们入睡后仍在脑海里走迷宫?鸣禽是否知道自己睡着时依然在唱歌? 这些问题与意识问题一样难以回答。这确实很棘手。我们人类做梦时也未必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但只要我们清醒过来,就能明确自己刚刚在做梦。 斑胸草雀醒来后是否明白刚刚是在做梦?它们能否区分现实和梦境?我们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做梦时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也可以在猫、老鼠、鸟和其他动物身上观察到。 然而,对于这些动物而言,做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目前却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梦 #幻觉 #动物世界 #情感 #脑科学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